老闆正在安裝除錯鍋蓋。
這種衛星天線,甚至能接收到國外電視臺。
嚴格來講屬於非法行為,但沒有誰會跟農民計較。
因為,執法成本過高。
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又有個農婦氣喘吁吁跑來:“我老幾(丈夫)在浙省打工,欠條被他拿走了……”
“拿走了”估計是託詞,這家多半把欠條弄丟了。
陳貴良也不廢話,掏出從遊戲工作室順來的印泥:“沒得事。劉大嬢你寫個收條就可以,在場的長輩也都是證人,我把你家的連本帶利全部還清。”
立即有村民吹捧道:“貴良跟他爸一樣耿直。敞亮得很,肯定有大出息!”
只要你成功了,身邊就全是好人。
你會感覺這個世界很美好。
“好說,好說。”
陳貴良連拆三盒紅塔山,給陸續趕來看熱鬧的男人們都散上。
外婆也拿出外孫買的烘蛋糕,見到婦女兒童就發。
香菸和蛋糕開路,讚譽聲不絕於耳。
陳貴良面帶微笑默默觀察,他好像在看一出現實版的滑稽戲。
“小夥子,鍋蓋天線調好了,可以收幾十個電視臺。”老闆從屋裡鑽出來。
陳貴良適時遞給老闆一根菸,又對外公他們說:“家公,家婆,么舅,我就先走了,還有一臺彩電在路邊上。”
“我送你回去。”外公說道。
陳貴良道:“不用,我坐三輪車。彩電買回來了,你們去看電視嘛。”
外公、外婆和小舅,在看熱鬧村民的簇擁下,一直把陳貴良送到村道邊,看著他坐進三輪車的車斗。
西南地區的村落,東幾戶西幾戶零星散居,不似平原地帶那樣相對集中。
陳貴良的父母雖是同村人,但兩家相距還挺遠的。
他坐著三輪車,繼續顛簸一陣,總算回到了自己家。
同樣的戲碼,再度上演。
根本不用陳貴良上門還債,那些債主聽到訊息很快就跑來。甚至就連隔壁村的債主,都坐著摩托或腳踏車趕至。
上山砍柴的奶奶,也有鄰居主動幫忙報信,揹著一大捆柴禾快步回家。
“娘娘,我爸發財了,過年就能回來。”陳貴良笑道。
奶奶顯得異常平靜:“賬還清了就好。”
她以前是地主家的小姐,不但讀過私塾,還上過新式學堂。
她屬於寡婦再嫁,當時帶著剛滿週歲的孩子——陳貴良的父親。
也就是說,陳貴良的父親,只是爺爺的繼子。
不顧左鄰右舍的恭維,奶奶自顧自去堆放柴禾,彷彿身邊發生的一切與她無關。
爺爺、二叔、二嬸也趕來了。
二嬸顯得特別熱情,破天荒的幫著奶奶做家務。
陳貴良笑笑不說話。
“貴良,聽說你爸發財了?”二叔陳興民由衷高興。
陳貴良掏出一盒紅塔山,笑著給二叔整盒扔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