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可惜了,不知道什麼樣的大賢之人,才能夠教出這麼優秀的徒弟。
“不知道公子,您是如何看待儒學?”
求同存異!
求同存異,雖說是短短4個字,但是裡面卻充滿著大智慧。
“何為求同存異,其實在大唐除了儒家之外,還有其他的學說。
每一個學說既然出現,就說明有他的道理。
尤其是那些存在百年,還流傳下來的,更說明他們的學說有很多利於百姓的東西。
因為只有利於百姓的學說,才會被百姓所接受,不斷的流傳。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集百家學說之所長,融會貫通。
就如同人一樣,你能保證一個人身上只有優點而沒有一絲缺點嗎?
自孔子創儒家開始,在整個中原大地流傳。
如今的儒學,經過一代一代人的修繕,向著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只有利於百姓的都是好的!”
瞧瞧,這趙公子說的話就是有深度,既不貶低諷刺其他的學說,同時也讓他們知道自己儒家學說還存在哪些不足。
“求同存異,原來如此,謝趙公子解惑,趙公子,老夫還有一個問題!”
在接下來的半個多時辰,那孔夫子開始不停的把問題說了出來。
趙牧則是給他們慢慢的進行解答。
每一個解答都是天衣無縫,有過之而無不及,讓他們幾人只感覺連連激動。
也越發的體會到了這位趙公子實力強橫。
“不瞞趙公子說,其實這些問題,已經困擾了我們好長時間。
只是經過我們眾人探討,並沒有探討出來任何結果。
今日被趙公子這麼一提點,讓我等豁然開朗,趙公子請享受我等一拜。”
這一拜並不是幾人對趙牧的吹捧,而是讀書人對待更加知識淵博的,發自內心的崇拜,此事無關年齡。
“趙公子,剛才趙公子您說,您對各門各派的書籍有研究?
那不知道趙公子您可會算數?”
“算數,我也略有研究。”
“既然如此,老夫這還有一個問題想向趙公子請教。”
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