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公子,今日我等冒昧打擾,主要是因為我們看了趙公子寫的三字經。
此乃驚世之作我們想著親自與趙公子探討一下。”
雖說在長安城朝堂的時候,陛下已經跟他們這群人交代了不下10遍。
即便在坐馬車的時候,也跟他們又交代了一番。
這位高人年齡17,是自己的結拜賢弟,到了之後可千萬不要因為人家年齡小,而就就心生質疑。
即使大傢伙早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來到趙家莊見到陛下口中所謂的高人,尤其是看到了年齡這麼小,心中還是泛起了嘀咕。
這麼小的年齡,當真有這麼大的本事啊?
還是說他有自己的師傅,其實那些東西都是他師傅寫的,被他當徒弟的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來者皆是客,諸位請坐!”
一行人紛紛入座。
“幾位夫子,若是你們有什麼問題可以像我賢弟進行請教了。
我賢弟為人熱情,定然是知無不言!”
“謝謝李掌櫃,趙公子,我姓孔,大家都叫我孔夫子。
既然李掌櫃都這麼說了,那我等就冒昧的向趙公子提問了!”
“無妨,孔夫子你問吧!”
他自稱孔夫子,定然是山東人士,想必是山東大儒孔子的後人。
如今的大唐各類學術也算得上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尤其是儒學,並不像後世那樣,對待人的思想束縛那麼的嚴重。
只有到了宋明時期程朱理學的興起,說出了很多現代人感覺喪心病狂的話。
存天理滅人性,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更加束縛人性,不乏讓人有點厭惡。
“趙公子,不知趙公子是哪家門派的子弟?可是我儒家之人?”
“我無門無派就是閒散人一個。”
啊,無門無派閒散人一個,竟然能夠創作出這樣驚世奇作?
“雖然我無門無派,閒散人一個,但是平時各門各派的書籍,我都會細細的研究。”
原來如此,這麼一說,就解釋明白了!
“趙公子那不知您的師傅?”
“我的師傅?”
“幾位夫子有所不知,我賢弟的師傅已經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