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上有篇長文,一下就引起了關注。林毅仔細閱讀,這是一篇車企文章,講的是美德日,三國汽車爭霸戰。
因為能解決龐大就業,所以這三國車企,都有政府做靠山。這一點打了個平手,但其他方面就不同了。
美國那邊,所有的零部件,全都自己生產。而德日兩國,非核心部件,全都外包給協作工廠。
紅方,一家車企,就要包打天下,並且吃盡所有利潤。藍方,充分調動社會資源,依靠更廣泛的社會分工。
人多力量大,難怪在行業戰爭中,美國車企節節敗退。而且,獨食吃得太過,就連美國媒體,都經常‘崇洋媚外’。
從前一家企業,都是內部強調合作,外部強調競爭。
而現在不同了,無論內部還是外部,都是既有競爭,又有合作。
德日車企,利益共同體,建立基礎更加廣泛,力量自然更加強大!
林毅深有感悟,突然找到了方向。他的電玩主機,也應該集結力量,形成利益共同體。分攤開發資金,減輕他的壓力。
而學習德日車企,牢牢掌控核心技術,還有企業品牌價值,等到共享成果時,自然可以佔據主導地位。借雞生蛋,不過如此!
整個研發過程,涉及上億美金。這樣艱鉅的挑戰,羅德伯格肯定喜歡。叫來這位助理,兩人詳細商談,然後開啟龐大計劃。
至於研發中心,主要放在新加坡。林毅相信,美國人能研發主機,RB人能研發主機,華人當然也可以。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科研成本便宜。林毅荷包不豐,當然首選這裡。
不過,林毅一個人,可沒有三頭六臂。但是要完成研發,至少要變身九頭蛇。所以,首要問題,跟資金無關,而是核心管理人員。
首先是羅德伯格,被任命為後勤總管。檔案往來、人員組織、資金監控,都要他那裡備案。
然後林毅從美國,調來了華裔工程師王傑,作為專案的技術主管。他出身雅達利,精通主機板製造,是這個位置的不二人選。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整個工程的主管。人力、物力、財力、資訊,方方面面的統籌,必須有一位靈魂人物。
林毅可做不來這件事。所以,他全力發動關係網,希望一位管理學大師,能夠從天而降,助他取經成功!
最終有兩個人物,進入了他的眼簾:
RB方面也想參與進來,所以推薦了田口玄一博士。這位質量工程管理專家,現在已經是大名鼎鼎。
新加坡分廠的易經理,推薦了老同學:“他叫蕭岱明,是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的學生。可惜,作為有色人種,在目前任職的企業,遇到了升職天花板。”
無論心理還是錢包,從兩個方面考慮,林毅都肯定選後者。
樹挪死、人挪活,蕭岱明十分清楚。所以接到訊息後,他欣然前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