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巨資上哪找,林毅還沒有想通,新加坡來了電話。助理羅德伯格,考察已經完畢,希望能夠彙報工作。
電話裡談不方便,林毅乾脆飛往星洲,正好換換心情,換換腦子!
機場接完人,跟費蘭一樣,小羅性子也急。車上就彙報了工作,然後提了個問題:“老闆,這裡的佈局,您是否有長遠打算?”
見林毅點頭,助理繼續說:“新加坡的政策,眼光比較長遠。我覺得,用不了多少年,這裡就會成為發達國家。”
這還用你說?林毅翻了個白眼。這事兒,沒人比他更清楚了!
“老闆……”以為林毅不同意,小羅有點著急。
林毅連忙開口,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然後發話:“無論什麼建議,你都可以大膽說。”
意見一致就好,助理舒了一口氣。和老闆頂牛,可不是件容易事。
“新加坡的發展,政府話語權很大。所以我認為,亞洲天堂遊戲,為了長遠發展,不應該只盯著經濟,應該適當結交政府。”
看來,羅德伯格先生,也是個實用主義者。把鍋甩給這樣的人,林毅當然更放心。
他拍拍對方肩膀,和這樣的人交往,毋須為理念而爭執,所以比費蘭更輕鬆!
“想要結交政府,我們現在的實力,恐怕還不夠。”政治這步棋,林毅早就打算好,準備下一步再走。
“在別的國家,可能確實不夠,但這裡只是個小島,我覺得可以試試看。”老闆的觀點,助理並不同意。
小範圍實踐,大範圍推廣。看來小羅的意見,跟林毅不謀而合。不過,老闆必須有深度。所以他點了點頭,不置可否。
時間還早,林毅並不疲勞,所以沒去賓館,直接考察工廠。
分廠的經理姓易,是美食家蔡慕雲推薦的。這個人,本來只是試試看。但這兩個月的鉅額收入,讓林毅讚不絕口。
易經理不玩兒虛的,沒有組織龐大的歡迎團隊,只是親身出迎,由此看來,成績沒有衝昏頭,讓老闆更加滿意!
介紹完管理團隊,眾人一邊參觀工廠,一邊交流工作資訊。
美國、RB、新加坡,幾家分廠,林毅已經轉了個遍。美國散漫,RB拼命,這裡敬業。
殘次品機率,就屬美國最高。看來大洋那邊,以後弄弄高科技,製造業最好轉移過來。林毅一邊參觀,一邊做了決定。
參觀完工廠,林毅回到賓館。他常看的報紙和雜誌,都已經準備齊全。看來那位助理先生,真是個貼心之人。
《南洋觀察家》,林毅自己的雜誌。看了大生親切感,當然享有優先權。
對於媒體,新加坡管控嚴厲。但是喬安邦那人,一向標榜中立,所以融入這裡沒問題。
不過立足這裡,卻是因為林毅的靈感。總結亞洲四小龍經驗,提供‘發財秘籍’,讓他的報紙和雜誌,在東南亞大受歡迎。
不過,喬安邦也有野心。他突破四小龍的侷限,把審視的目光,擴充套件到了德國和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