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王妃出平寧侯府,現任平寧侯是她的長兄,膝下只有世子一個兒子,現年二十八歲。她口中的侄兒自然不是平寧侯世子吳晗,而是她庶弟的幼子吳繼海。
姜大夫人急的擺手,“娘娘,使不得。我那妹妹說了,戚家只是普通人家,給女兒找夫婿不用去高門大戶找,只要女婿是個疼人的就行。”
那吳繼海頂著平寧侯府公子的名號,時常在外鬼混不說,正妻未娶便納了一屋子的妾室,著實不是一個好的人選。
姜大夫人覺得,若是真將戚檀櫻許給這樣的人,她那妹妹怕是要找她拼命。
長興王妃盯著她看了一眼,“既然如此,我那侄兒怕是沒這個福分了。”姜大夫人只能無奈的賠笑,心裡想著要趕緊將外甥女的婚事定下才行。
這時,隔壁東陵王府的涼棚內突然傳出一聲怒喝,聽著像是東陵王的聲音,接著又聽到女子的哭聲。
長興王妃朝一旁的丫鬟使了個眼色,丫鬟悄悄的退了出去。不一會兒,丫鬟步履匆匆的回來了,在長興王妃耳邊耳語了幾句,長興王妃臉色大變,隨即下令立刻回府。
其餘人不知發生了什麼,氣氛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
直到回到姜家,姜大夫人才告訴眾人發生了什麼事情。
原來是東陵王府的大姑娘與白側妃發生爭執,被東陵王訓斥了幾句,大姑娘氣不過便帶著丫鬟回府去了。
誰知在半道上遇到了歹人,隨行的丫鬟、護衛以及車伕全都被殺,大姑娘不知所蹤。
這等駭人聽聞的事情,不僅嚇得幾個姑娘心生恐懼,就連姜大夫人和戚太太這等經歷過風浪的長輩也忐忑不安。
姜大夫人叮囑她們,近期不要出門,好好在家待著。
又過了幾日,擄走東陵王府大姑娘的歹人被抓,但大姑娘已經殞命。聽說死的及其可憐,被發現時因在水裡泡了幾日,辨認身份全靠她耳垂後那顆紅痣。
東陵王和王妃痛失愛女,王妃一病不起。東陵王向當今聖上怒告京兆衙門尸位素餐、羽林衛與巡防營疏忽大意,才害得大姑娘無辜慘死,要聖上為他主持公道。
聖上震怒,下令將那夥擄走東陵王府大姑娘的歹人凌遲處死,相關負責人員全部罰俸一年,並追封大姑娘為永安縣主。
這樁案子總算了解了。
結案半個月後,京都恢復了平靜,各家的女眷漸漸開始出門應酬交際。
戚檀櫻也開始為自己的婚事做打算。
她給了汀蘭兄長觀潮一些銀錢,讓他去打聽吳繼海的樣貌品性。
觀潮辦事麻利,很快就打聽的一清二楚。
“他可不是什麼好東西,吃喝嫖賭樣樣俱全不說,最讓人不齒的是他還打女人。不管是花樓裡的姐兒還是自個房裡的女人,都捱過他的拳頭。”
戚檀櫻聞言臉色沉了下來,好一個長興王妃,自己與她無冤無仇,竟想將她推入火坑。
前有梧州戚家虎視眈眈,後有長興王妃步步緊逼,短時間內她去哪裡找一個合適的定親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