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
每年這個時候,京都的渭水河上都會舉行龍舟競渡賽。但渭水河岸堤低窄,看龍舟競渡的百姓繁多,每年總有人落水傷亡。
為此,今年端午節由官府出面,將賽場改到了城外的洛江,在洛江岸邊搭建了圍欄和看臺,並由羽林衛和巡防營官兵負責守衛。
端午那日,競渡賽還未開始,洛江畔的看臺上已是人山人海。長興王府與姜家都在洛江畔的看臺上搭了涼棚,好巧不巧的是,東陵王府的涼棚就在兩家中間。
東陵王正妃因身體不適留在府中,東陵王便帶著幾個兒女和白側妃來觀看賽事。
當姜大夫人知道白側妃也來了後,十分不屑。一個妾而已,也只有色令智昏的東陵王才將其當個寶貝。
姜家人多,涼棚內有些擁擠。長興王妃便邀請姜大夫人一家去自家涼棚觀看競渡賽。戚夫人不喜長興王府的人,藉口要與李氏一塊兒便沒有跟著過去。
戚檀櫻本想留下,卻被姜梔和姜枚硬拉著去了。
洛江江面有八艘龍舟並排浮於水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最中間的那艘黑金龍頭的龍舟,龍舟長十餘丈,高七八尺,龍髯去水二尺,上面共坐七人,皆額系紅巾。
龍頭有一人,收執鼓棒,開賽的鑼鼓一響,那人開始重錘擂鼓。黑金龍舟猶如離弦之箭,刷的一下將其餘幾艘龍舟甩在後面。
姜大夫人的視線落在龍舟上,只一眼就知道那擂鼓的不是別人,而是她的長子姜良玉。
姜大夫人激動的揪著帕子,一旁的姜梔更是大喊出聲:“我看見大哥了。”
“哇,大哥好厲害!”
這時的姜良玉與平日裡的文質彬彬的模樣大相徑庭,看著倒像一個指揮作戰的將軍。
青陽郡主看得痴了,眼裡充滿了崇拜與愛慕。忽然耳旁傳來姜梔清脆響亮的聲音,“阿檀姐姐,梧州也會舉辦龍舟競渡賽麼?”
青陽郡主循聲看去,只見她正眉開眼笑的與一旁的少女說話。
她聽見少女回答:“有的,只不過沒有這麼盛大。”
說完又轉過頭興致勃勃的觀看比賽,青陽郡主的目光停留在她身上,久久沒有收回。
戚檀櫻隱約間察覺到有人在看她,剛一轉頭就對上青陽郡主的眼睛。
戚檀櫻想起第一次見到青陽郡主時,她也是這樣定定的看著自己。那種探究、懷疑還有其他一些不明的意味眼神讓她覺得十分難受。
戚檀櫻打算回姜家的涼棚,正要與姜大夫人說時,卻聽到了長興王妃要幫自己找婆家。
姜大夫人婉言推辭,只說不敢麻煩王妃。
長興王妃似乎打定主意要幫這個忙,“待青陽和良哥兒成親後,戚姑娘還得叫她一聲表嫂。都是一家人,哪有什麼麻煩不麻煩的。”
她故意抬高了音調,讓戚檀櫻聽得一清二楚。
姜大夫人背對著戚檀櫻,並不知道她就站在自己身後。
戚檀櫻沒有出聲,長興王妃看著她道:“我孃家有個侄兒,今年二十歲,是家中幼子,自幼得父母疼愛,人也聰明,我瞧著與戚姑娘挺相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