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就關口城前面那一片寬闊地帶,讓象軍去衝擊一番,只怕會戰機斐然,但城牆上的守將還是派了一支三千人的軍隊,試探著攻了一番。
被打了回去。
這一點,沐琮和沐瓚早就想到了,大軍抵達關口城時,就想好了明日攻城,所以駐紮營地時,便已佈置好防禦陣型。
半夜時分,後勤部隊抵達。
兩萬人。
抵達之後,還剩一萬七千人——在來的路上,遭遇到了蘇瓦那班朗安排的偷襲兵力,妄圖切斷後勤補給線。
雙方打了一仗。
因為是夜裡被偷襲,所以戰損慘重,但還是安然的將坦克營需要的物資運了過來。
至於後勤線?
根本沒有!
就這麼兩萬人押送的物資,為坦克營在關口城的戰事做好充分準備,之後的物資,那就是蒸汽運輸車的事情了。
而且沐琮和沐瓚的想法也簡單,快速打崩關口城。
這樣後勤補給也就沒了顧慮。
所以關口城這邊要速戰速決。
春秋時期孫武的《孫子兵法·謀攻篇》: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沐琮麾下兵力,不如關口城內南掌兵力。
所以要圍死南掌大軍,不可能。
第二日一大早,沐琮就調兵強將,將優勢兵力全部放在關口城的北門,而在東門和西門,只象徵性的佈置了兩萬兵力,牽制南掌向北門城牆增援。
南門?
不管!
這也是沐琮和沐瓚的高明之處。
你得給南掌大軍留一條活路,要不然別人就只有死守關口城,如果他們的戰意不崩,就中路大軍這點兵力,也沒辦法把這十多萬人全吞了。
經歷了一夜的醞釀,關口城也做好了守城準備。
雙方都戰意熾烈,信心滿滿。
大明士卒覺得,己方雖然兵力劣勢,但有坦克營兜底啊,戰績擺那呢,半天不到就拿下了南掌經營半年的下馬關。
而南掌士卒也覺得優勢在自己這邊。
然後……
他們就看見大明的陣型中,一條條濃煙下,三十個怪獸從大軍的陣型中央緩緩形駛到陣型的最前端,又緩緩的向南門壓迫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