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永樂大典的安全。
等國家富裕了,還是把永樂大典多抄幾份罷,當下沒有這個閒錢,無能為力,不過也有另外的辦法保護它。
對門外的戴義道:“著人去宣御馬監掌印太監劉永誠,讓他在東宮候見。”
可以讓騰驤武驤四衛加強對文淵閣的看守。
防止走水。
帶著朱畢和趙傳佳回到文華殿,劉永誠也剛到,朱見濟如此這般吩咐,劉永誠立馬去安排,在劉永誠走後,朱見濟還覺得不放心。
這尼瑪手抄本多了,後世子孫一看,這麼多手抄本,我弄一套陪葬不過分吧?
還得給子孫下個家訓。
此事稍後讓老朱去差辦,當下緊要之事,是把皇家電力公司操持起來。
對戴義道:“去宣呂原長子呂春景東宮覲見。”
外戚用著放心。
這才對朱畢、趙傳佳道:“等下我來說你倆的任職,現在先說說你倆要做的第一件事,首先,趙傳佳,你要去東宮軍研院,讓施辛配合,煉十幾塊長約六尺,寬約一尺的條狀鋼柱,然後和朱畢一起,運送到雷州半島去。”
“雷州那邊有個雷雲峰,常年被雷擊,朱畢,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務必要讓這十幾塊鋼柱被雷電擊,之後,將它們運回京畿。”
電力系統,目前只能利用電磁感應發電。
最重要的一步,是磁鐵製作。
朱畢眼睛瞬間就亮了起來,“殿下要搞磁石?”
朱見濟訝然,“你怎麼知道?”
朱畢行禮,“請殿下讓東宮侍從把微臣的佩劍送進來。”
讀書人附庸風雅。
大多都想如李白一般,詩酒劍皆是仙。
尤其年輕讀書人,更喜佩劍,不過大多都是裝飾……這世間哪有那麼多的李白。
朱見濟點點頭。
也不怕朱畢有異心,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而自己卻練武多年,再加上還有張布、向羽等人在側。
趙牧和白慶之在整頓“鎮北軍”,等思想建設好了,就放到關外去。
片刻後朱畢拿到了他的佩劍,遞給朱見濟。
朱見濟拔劍,沒發現有什麼不對。
朱畢道:“請殿下找個鐵器一試便知。”
朱見濟著人將自己的佩劍……嗯,就是朱祁玉送給他的天子劍,拿過來後,兩柄劍竟然啪的一聲合在了一起!
朱見濟勐然看向朱畢,“這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