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溫婉的時候,大概是世間最標準的大家閨秀。
可一旦跳脫起來……嗯,和自己差不多。
第二日朝會後,東宮門庭若市。
都是來送錢的。
七卿中的左右都御史蕭維禎、李實,兵部尚書劉絮,戶部尚書陳循,吏部尚書王翱,禮部尚書姚夔和工部尚書江淵,似乎達成了默契,一個接一個的求見太子。
雙方就發兵海外追擊建文餘孽進行了友好的磋商,最終擬定共同條款。
一視同仁。
所有人出錢一百萬兩,組建“戰船”規模定為十五艘。
七卿談完了,是在京都督。
不多,只來了兩個。
杭昱沒來。
唐興來了。
出乎朱見濟意料之外,七卿和在京都督來後,再無其他文武百官和勳貴前來,估摸著是七卿和都督們不願意太多人來分這個蛋糕。
所以嚴格管控了訊息。
朱見濟倒是無所謂,東宮幼軍還沒成型,暫時不能和文武百官翻臉。
等成型後廣而告之,讓更多計程車族來購買“海外貿易許可證”。
然後……
立馬開海。
就會讓這些士族虧得血本無歸。
而東宮能賺得盆缽滿盈。
數日之間,東宮庫房裡,堆滿了七卿和兩位都督送來的一千零五十萬兩白銀,足足大明一年賦稅的一半,一瞬間,朱見濟覺得自己富得流油了。
有錢好辦事。
一千萬兩白銀到手,可以迅速發展東宮幼軍。
朱見濟立即改變了策略,對唐氏外戚不再選擇後發制人,只等拱照所千戶徐來從湖廣回京,就要一舉剿滅唐氏外戚。
軍器監那邊的經費迅速燃燒起來,而因為和太子殿下達成了權錢交易,工部尚書江淵和兵部尚書劉珝,也未在鋼鐵和火藥的事情上卡東宮軍研院,但有需求,一一批准。
景泰十六年的初夏,大明朝堂一片和樂融融。
唐氏外戚坐不住了。
一旦文官集團和武將勳貴集團都跑去東宮和太子殿下進行海貿,雙方勾結起來的利益共同體牽扯過深,太子的東宮之位將穩如泰山。
朱見津將再無機會。
所以唐氏外戚準備趁著朱見濟和陛下還沒和好,發動攻勢。
……
……
文華殿,朱見濟伸了個懶腰,看著前面正襟危坐的老人,笑道:“於少保,要不,今天的授學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