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明禪師聽到這話氣得老臉都直抽抽,他都捐出一多半的田產了,皇太孫竟然還不滿足!
然而,就在他猶豫的空當,皇太孫又說話了。
「對了,你們寺的浮財有多少來著……」
「哦,找到了,一百八……」
朱允熥一邊說,一邊故意將身子斜了斜,正好能讓法明看到賬冊上的內容。
法明只瞟了一眼,見上邊寫著一個女人的名字,當場嚇得面無血色。
「殿下,貧僧願意將所有浮財獻於朝廷!」
朱允熥聞言眉頭皺了皺,不悅的看了眼法明。
「既然法明大師如此迂慨,那孤就替天下百姓謝過貴寺的支援了!」
「殿下言重了!」
「敝寺之銀錢都是信徒供奉,現在迴歸於民正合緣法……」
法明說完這話就趕忙退到一邊站著,心裡連呼好險,自己剛剛差點就要跟圓覺那老禿驢作伴去了。
一旦被人查出自己也曾犯下色戒,自己的一世英名不保,塔院寺的宣告也要葬送!他決定了,回到寺院就讓出方丈之位,然後躲進後山閉死關!
有了圓覺和法明做例子,大殿上的其他和尚道士都忐忑不已。
唯有龍虎山和武當山的兩位掌門跟沒事人似的,一來是兩人關係硬,早就打通了皇太孫這邊的關係。
二來龍虎山一脈本就不禁婚嫁,否則這一代代天師是咋生出來的?
武當山的俞蓮舟更不怕了,他們武當山窮得叮噹響,連個正經的道觀都沒有,誰都查不出啥來。
朱允熥在處置了兩個大寺的方丈後,再處理其他人就容易多了。
「南山寺?」
「敝寺願意獻出全部田產……」
「金閣寺?」
「敝寺也願意獻出田產,並按照朝廷的規矩交稅!」
「太清宮?」
「敝觀也願意遵奉皇太孫之政令交稅……」
「上清宮?」
「敝觀也願意交稅!」
「全真……」
「敝教願意遵奉皇太孫法令交稅!」
朱允熥挨
個點名下去,每一個寺院、道觀之主都願意主動交稅,或者捐獻廟產。
至於其中差別麼,就看寺院的主持、方丈是不是有黑歷史,是不是做賊心虛了。
一般來說,黑歷史越多越大方,生怕朱允熥扯出他們陳穀子爛芝麻的陳年舊事,讓他們在天下道友面前身敗名裂。
朱允熥也懶得管那些傷風敗俗的事,只要他們乖乖捐獻田產,乖乖給朝廷交稅,他才懶得管那麼多呢。
不過,在收拾完這些老和尚老道士之後,朱允熥又宣佈了一些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