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訥問這個問題的目的非常明確,如果皇太孫說「有」那他二話不說,扭頭就走。
這事一旦通了天,也就沒理論的必要了,回家洗乾淨脖子等著皇帝的劊子手就行了。….
如果皇太孫說沒有,那就好辦了。
最起碼證明這事皇帝陛下不知道,完全是皇太孫一意孤行,還有轉圜的餘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huanyuan.換源,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沒有!」
孔訥得到否定的答覆心中大定,緊接著又問了一個問題。
「敢問殿下,您在山東之新政,是否打算推廣全國?」
「是!」
朱允熥回答之後,偌大的大殿霎時間陷入混亂,每一個官員都交頭接耳起來。
「皇太孫,您想過這樣的後果嗎?」
「我朝雖不似宋朝那般禮遇讀書人,但皇帝陛下也出臺了許多善政,用於導人向善,鼓勵世人讀書。」
「中了秀才功名,可免除徭役、賦稅,每月還給予米糧,這才有了洪武之治,百姓安居樂業,大明國泰民安。」
「皇太孫拋棄皇帝陛下施行多年之善政,如何讓天下人信服,讓讀書人信服!」
孔訥這番言論一出,
頓時引得滿堂喝彩,哪怕是一輩子跟科舉無緣的武將團體,都站出來為孔訥叫好。
「孔大人說得好!」
「讀書人辛辛苦苦考取功名,不就是為了光宗耀祖,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嗎!」
「現在皇太孫搞了個官紳一體納糧,這天下人誰還去受那十年寒窗苦!」
朱允熥靜靜地聽著一眾官員鼓譟,臉上沒有半點反應。然而,他雖然沒反應,但他身後的高明卻忍不住了,越過朱允熥站在臺上,對著底下的一眾官員怒斥道。
「荒謬!」
「讀書是為了明理,學習聖人的智慧,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什麼時候讀書是為了那幾鬥米,那可以不服徭役,不納賦稅的特權啦?」
「爾等口口聲聲說讀書,可身上哪有半點讀書人該有的風骨!」
高明這話一出,剛剛還在鼓譟的文官霎時傻眼,一個個就跟被捏住雞脖子的雞似的,一聲都叫不出來。
「你……」
「你……胡攪蠻纏!」
「聖人也沒說讓人餓著肚子讀書啊!」
這話是孔訥身後的一個言官說的,然而他這話剛說完,就聽到高明理直氣壯地懟了回來。
「聖人說了!」
「聖人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我輩讀書人,自當以聖人為楷模,學習聖人之風骨,潛心學問,經世濟民,方不負讀書人之名!」
大殿之上的官員聽到這話,一個個再次語塞,看向高明的眼睛都能噴火了,卻又想不出能辯駁之話。
還真是人的名,樹的影,嘴炮無敵老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