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也收回目光,臉上露出鄭重之色。
「問!」
「海洋之利與平原之利孰大?」
陸士原聽到這個問題當即愣住,怔怔地看向朱允熥道。
「完了?」
「完了!」
「此次市舶司就出了這麼個題目,請陸兄作答吧!」
陸士原拿著筆凝神片刻,隨即在紙上刷刷寫起來。
這個題目真的是為他量身定製一般。
他這幾十年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如果他是大明的官員,如何協助大明利用好海洋之利
,實現富國強兵的目標。
然而,他怎麼也沒想到,皇太孫所出的第二題,正是自己苦思冥想了幾十年的問題。
這一刻,他非常後悔沒能參加考試。
如果他去了考場,以他的本事定能獲得皇太孫的賞識。
就算他最終不為皇太孫所用,也能一睹知音的風采啊。
海洋之利和平原之利孰大?
若大明偏安海內,自然是平原之利最大。若大明銳意進取,楊帆海外,則平原之利不足掛齒矣……
海洋不僅有魚鹽之利,更有商貿之利,香料之利等等……
陸士原越寫越激動,甚至寫著寫著情不自禁地念出來。
「因此,在下竊以為百年之內,海洋之利尚不顯。然則百年之外,必然是千帆競逐,逐鹿海上之局面。」
「大明若不趁此時機搶佔先機,後人將被禁錮於海疆之內,永無寧日矣……」
陸士原寫完最後一筆,吹乾紙上的墨跡,恭恭敬敬地將其交到朱允熥手上。
「還請黃小友點評!」
朱允熥拿過一看,越看越開心,感覺自己找到了知音一般。
「陸先生,你若是參加考試,必然是此次的狀元呀!」
陸士原聽到朱允熥的誇獎,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他心裡也是這樣認為的,他若是出手,市舶司內沒有一個人是對手。
「小友覺得此文尚可入目?」….
「何止是尚可,簡直是非常好。只是先生之思想,跟在下有些相悖。」
「我認為,海洋之利不足以與平原之利相比。」
「哦?」
陸士原聽到這話,眉毛當即皺了起來。
「小友此言何意?」
朱允熥聞言嘿嘿一笑道。
「在下長輩也有在朝中做官之人,知曉咱們大明曾經在泉州、台州等地開辦過市舶司,然則收效甚微,每年不過三十幾萬兩銀子的關稅而已。」
「反觀大明的糧稅、絲稅等等,每年何止千萬之巨?」
「陸兄在文章中所言,海貿之利有千萬之巨,為何我大明沒有看到呢?」
陸士原見朱允熥這樣無知,心裡當即有些生氣。
「黃小友有所不知,朝廷之所以收不到海貿之關稅,實非海貿無利可圖,乃是朝廷舉措失當,商人不願意交稅而已。」
「大明皇帝陛下北逐蠻夷,復我中華,有不世之功。然而,其對於商賈之道卻並不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