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道:“草為何翻進土中?”
“至可耕時,有雨既耕,土相親,而苗獨生,草穢爛,皆成良田。除此之外還可燒土做糞,促進秧苗生長。”
隨後,成淵便將暖棚冬日培育的秧苗拿出來給農戶種。
“您怎麼來了?”成淵靠在田壟處看著朱棣。
朱棣尋了處石板站定,道:“來瞧瞧你的傷勢,若不是高燧……總之朕欠你頗多。”
成淵正要說話,卻見農戶將苗栽的十分稠密,立刻不與朱棣說話,跑去拔苗。
朱棣見這廝將秧苗拔掉,當即便站在田邊制止:“成淵,你作甚,將秧苗拔去豈不浪費,夏日不是少糧。”
“這叫間苗。”成淵將拔出來的苗放在旁邊:“若是秧苗稠密,而不見風,產量便十分低,如此間苗,才能長好。”
“胡言亂語,朕……在鳳陽怎麼沒聽說過啊。”朱棣頭回聽到如此荒謬話。
百姓種田多不容易,怎能糟蹋。
朕知你做事不錯,但毀苗便不成。
“此法真有效,這是高產量秧苗,不可太密集。”
成淵不想跟朱棣討論什麼科學種植這類,畢竟朱棣的農學知識儲備沒有自己多,所以現在只能解釋。
“國公爺去年便是如此,我們間苗的糧食長勢十分好,這位老大叔你何必再此干預。”
旁邊的年輕漢子替成淵辯解道。
“對啊,大叔,去年便是這般,長勢十分好。”
眾人紛紛過來勸說,唯有宋敬站在不遠處沒動,他可不敢跟天子理論。
最開始農戶還耐心為朱棣解釋。
但黃淮道:“千百年來,祖宗的種地經驗還能有錯?”
“老大爺,此乃科學種植,這秧苗雖然稀疏,但是植株根莖粗壯,個頭結種都很不錯,此乃科學種植。”
黃淮心裡不服,他有那麼老嗎?
朱棣:“科學種植?”
朕乃堂堂大明皇帝,還不如一群農戶孩子。
田裡百姓七嘴八舌“教育”朱棣。
隨後有人將苦楝樹葉子泡好搗爛準備些丟入水中。
見還有農戶在教育朱棣,成淵嚇得也不敢在田裡待下去,只怕再待下去朱棣就要被農戶上一課。
到時候慘的是自己。
“鎮國公。”
過來個黝黑漢子拱手道,
“賽哈智?”
成淵認得他,賽哈智,回族,來自波斯,紀剛倒臺後繼任指揮使,任職期間並無劣跡,安享晚年。
看來昨日抓了紀剛,今兒賽哈智就當了指揮使。
朱棣道:“走,去辦正事。”
“什麼事,我這邊還未種完,大丈夫要有始有終。”成淵掰扯道。
“黃淮,解縉,你們兩幫忙將剩下的秧苗種了。”
黃淮和解縉愣了愣,那泥地怎麼下得去腳,猶豫許久,還是下去田中間秧苗了。
成淵將草帽子,秧苗筐都丟給二人說道:“有勞二位。”
“鎮國公不講義氣……”解縉說道。
解縉啊解縉,你該謝謝我,若不是紀剛倒臺,恐怕你會被紀剛最後給凍死的,成淵如此想著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