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洪基不禁問道:“為什麼。”
蕭峰道:“夏的皇太妃出身武林,武功極高,就是她建立的一品堂,用來收攏武功高手。她在臣師父的手下吃過大虧,對臣的師父很畏懼。還有一個事,臣的師母,是夏皇太妃的親妹妹。”
“啊!竟然還有這層關係!”
耶律洪基疑問道:“只是國家大事,他們這種親戚關係能產生多大的作用?”
耶律洪基出身皇家,對這種親戚關係最不看重,面對國家間的重大利益,這種關係可靠嗎?
蕭峰道:“陛下,他們之間不只是親戚關係這麼簡單,還有武林高手之間的傾軋,夏的皇太妃是畏懼臣的師父。”
耶律洪基貴為帝王,怎麼會明白皇家的人畏懼一個江湖人呢?
耶律洪基問道:“不聽你師父的又能怎麼樣呢?”
蕭峰道:“夏皇太妃的武功極高,在臣之上,可是臣的師父想殺她,易如反掌。”
耶律洪基悚然一驚,蕭峰的是夏皇太妃嗎?這是不是在警告自己?
蕭峰不知道耶律洪基內心的震動,繼續道:“遼夏聯手,就算真的能滅了宋,甚至連宋的皇帝都能殺了,但臣的師父不會有任何危險,但那時,他要是想跟夏算賬,縱然傾夏全國之力,也保不住任何一個師父想殺的人。何況,臣以為,遼夏真的聯手,也無法滅宋。所以臣擔心,夏根本就不會攻宋,只會和宋聯合攻遼。夏打仗是為了錢,宋就是錢多,有宋後勤充足的補給,夏的軍隊不亞於遼。”
耶律洪基不出聲了,蕭峰也噤聲,給耶律洪基充分的思考時間。
耶律洪基卻不是在思考夏到底會和誰聯合,而是問道:“如果遼先攻打宋,你師父會來殺死朕嗎?”
蕭峰一呆,沒想到皇帝想的是這件事。
蕭峰搖頭:“不會,師父不會幹這種事。他如果會這麼幹,又怎麼會允許臣當這個遼朝大官?其實師父現在在宋廷只領了一份閒職,教導一位才十歲的王爺藝術,這種國家大事,他沒機會插手。”
耶律洪基又是一愣,不解道:“當年他還能出使大遼,怎麼還越來越不受重用?”
蕭峰道:“本來師父已經外放作一方知州,可是臣突然成了大遼的南院大王,而臣和師父的關係,臣和師父都沒有隱瞞,所以師父暫時受臣的連累,宋廷不敢重用他。”
耶律洪基大喜:“南朝不重用你師父,朕可以重用,你把你師父接到大遼,朕也必以師禮對待,委以重任,到時候下唾手可得。”
這回輪到蕭峰呆住了,這思維臣怎麼跟得上?
蕭峰卻斷然拒絕:“不可能的,師父不可能來大遼。臣這個師父家境鉅富,擁有一直遠洋船隊,壟斷海上的遠洋貿易,財富之巨,可能連皇家都比不了。他本意不想為官,只想當個閒雲野鶴,卻因為老父親執著於科舉考試,延平黃氏沒有出過一個狀元,師父為了安慰父親,才不得已參加科考,在三十八時連中三元,成為黃氏的第一個狀元。師父不貪圖權貴,隨時都可以告老還鄉。其實縱然開戰,他現在不過是份閒職,與他關係不大,只是因為有臣這個弟子捲入其中,他恐怕也難以置身事外,而他到底有多大的能量,臣也不知道。”
黃裳的經歷未免太玄幻了,讓耶律洪基一時很難理解和接受。
耶律洪基突然想到,該不會是蕭峰不想攻打南朝,故意編出一個這麼離譜的人,拿話哄騙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