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楊延輝還是回到了北國,去做他的李陵去了。
而四夫人的苦守,沒有得來王寶釧那樣美滿的結局。
《四郎探母》這出戏整體來說,還是一出比較輕鬆的戲,並不強調國仇家恨,沒有運籌帷幄神機妙算,甚至沒有一個反面角色。
所有劇中人都看重感情,每個人都把親情放在家國大事之前。
但是,這出戏依然是一出悲劇。
這出戏透過了宋遼幾代人國家與民族戰爭仇恨下的大背景,每個人都藏在內心深處的痛苦和無奈,給與了觀眾們無與倫比的心靈震撼!
能夠直通心靈的戲,才能夠流傳千古!
其實這出戏在當年某個時間段,是禁止演出的,因為某些人覺得這出戏不好,鼓吹了楊四郎這個投降派,顧小家不顧大家的思想。
但是,後來發現,灣省的老兵們特別喜歡這出戏,而且看到《見娘》《見妻》和《哭堂》這三折戲的時候,哭得是眼淚汪汪的!
其實他們很多人也都跟楊四郎一樣,人雖然跑到了灣省,但是父母和妻兒都撇在了大陸。
於是,這出戏,又重新的解禁,火爆了起來,而且是重點推廣,這也是為什麼《四郎探母》這出戏在當今能夠比其他的劇目更加的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
……
穿著一身青褶子的夏毅樊邁著嬌柔的步伐,慢慢的走上了舞臺!
青,在過去代表的就是黑色。
而青衣,在過去的戲裡,大部分都是穿著黑色的戲服,所以,這個行當才被稱為青衣。
其實有不少人在看《四郎探母》的時候很奇怪,按道理來說,穿著這種黑色褶子的旦角,大部分都是貧苦人家的女子!
比如說,《武家坡》裡的王寶釧,穿的就是黑色的褶子。
而四夫人的身份,絕對不能算是貧苦人家,為什麼還要穿這種黑色的褶子呢?
如果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四夫人的這件褶子跟王寶釧的有不一樣的地方!
王寶釧的青褶子上沒有任何的配飾,就是單純的一件黑色的褶子。
而四夫人的這件青褶子上,有著不少的花紋配飾,繡的是蓮花。
蓮花代表著祭奠,因為楊家都以為楊四郎死了,所以,四夫人的這件青褶子,就相當於給楊四郎守節了!
夏毅樊前面演了一個盜令的鐵鏡公主,後面又趕了四夫人的角色,真的是能者多勞啊!
“我的夫失落在番營以外——”
“至今日並無有音信歸來——”
“我終日悶懨懨心神苦壞——”
“每日裡在後帳侍奉萱臺——”
夏毅樊用水袖輕輕的撫過自己的面頰,將一個悲慼絕望的四夫人演的是恰到好處!
十五年,楊四郎音信全無,四夫人不但要每天承受著相思之苦,而且還要侍奉佘太君。
最後一句唱詞中的“萱臺”,指的就是母親!
成語“椿萱並茂”的意思就是父母健在。
古稱父為“椿庭”,母為“萱堂”。
上場門這邊,楊八姐和楊九妹先行走了出來,引著楊四郎上場!
郭德鋼邁著龍行虎步,走上了舞臺。
“失落番邦十五載——”
“今日才得轉回來——”
兩句西皮搖板,郭德鋼唱的是韻味十足,麒派的唱腔特別適合這出戏!
不過,現場大多數人基本上聽的都是京派的風格,很少能夠聽到麒派的《四郎探母》,今天也算是開了眼了!
麒派跟京派的風格有著很大的區別。
京派的各個流派,大部分都是以唱工為主,做工為輔,在北方,一說都是,走,咱們聽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