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小六懸著的心終於沉了下來,臉上帶著笑意道:“公子誇獎了,小人不才,也只會做個掌櫃的。”
“只不過。。。”和暄抬起頭,眼睛盯著嚴小六的臉,笑著道,“店內再稍加裝飾就更好了,譬如說一些素雅的植物,牆上還可以掛一些裝飾。”
蔡文軒立刻點頭,對著嚴小六道:“就按這位公子說的辦吧!走,你帶我們去看看樓上的雅間。”
“諾。”嚴小六一絲不苟地回答道,然後便帶著這兩位貴公子,從右側玄關後面的樓梯上了二樓。
和暄邊走邊瞧著,比起一樓的狹窄壓抑,二樓的雅間果然開闊敞亮了許多。時不時有微風順著窗子從外面吹進來,給人一種春風拂面般的感覺。
“二樓這些雅間環境很好,再放些精緻的擺件,與身份高貴一些的客人匹配一些。”和暄說著,嚴小六認真的聽著。
嚴小六雖然名字叫小六,年紀可一點也不小,少說也有四十歲了。他不僅經驗豐富,而且老成持重,一下子就看出來宰相府的蔡大少爺是聽從這位身份不明的清雅公子的,便認認真真地記下了和暄說的一切。
樂賓樓開張的日子定在明日,也就是降誕日。像這樣普天同慶的日子,老百姓們紛紛出來慶賀,是極其適合開張剪裁的。
和暄自然是沒有福氣親眼見證自己的飯館開張了,於是又細細地囑咐嚴小六一番,才緩緩地離去。
“表哥,叫馬車先走吧,我想在這附近轉轉。”走出了大門的和暄,見嚴小六已經返回飯館收拾去了,便對著蔡文軒說道。
”這裡人流混雜,表妹你若是有個三長兩短,我沒辦法向家裡人交代啊!”蔡文軒壓低了嗓子說道,臉上還帶著一抹無奈。
“我又不是沒來過朱雀大街,表哥,你何時變得這麼婆婆媽媽了!我不過是想在周圍轉轉,都是為飯館的生意好罷了。”和暄斜了蔡文軒一眼,低聲嗔怪道。
蔡文軒無奈地笑了笑,揮了揮衣袖,打發了車伕,然後對和暄道:“好好好,都聽你的。”
這飯館處在一個拐角處的位置,一側衝著熱鬧的朱雀大街,另一側則衝著一條靜謐的小路。
和暄疑惑地指著那條小路,問道:“這條路為何如此安靜,看上去似乎沒有商販。”
“這條叫做路尾巷,商販都集中在了朱雀大街的兩側,路尾巷自然是沒有的。順著路尾巷走一陣子,就是一些居民了。”蔡文軒耐心地解釋著。
“原來如此!”和暄喃喃道,眼神看不出在想些什麼。
蔡文軒便解釋了一句,道:“所以這裡的租金並不算貴。若真的是在兩條大路的交口處,那租金也著實不便宜。嚴小六說,保險起見,還是在這樣的地方比較好。”
和暄這才領悟到表哥會錯了意,趕忙解釋道:“表哥莫要誤會,這店鋪的位置我很滿意,租金低,平攤在每位客人身上的要付的錢也就沒那麼多,這樣很好啊!一切還是多虧了表哥!”
“哈哈,哪裡的話,一家人不必客氣。”蔡文軒用手摸了摸後腦勺,突然被和暄誇讚,有些不好意思地道。
“表哥,我們去那邊的藥材行看看吧!”和暄手指著不遠處一個店鋪,上面的匾額大字寫著“成德行”三個字。
蔡文軒順著和暄的手指方向一瞧,立刻笑著道:“原來是成德行啊,這可是民間第一的藥材行,據說他們的祖先師承於烈山氏,在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均有分店。”
“是那個相傳嘗過百草的藥王嗎?”跟在一旁的若蘭,聽到蔡文軒的話,好奇的問了一句。
“嗯,正是此人。不過,這藥王一事屬上古傳說,真真假假,又有誰人能知呢?”蔡文軒點了點頭,然後不自覺地嘆了一句。
和暄一邊向前走著,一邊認真地說道:“重要的不是真與假,只要這店鋪賣的藥價格公道,能治病救人,引用一下古人的傳說又如何。”
成德行的橫樑是高挑的,有坐北朝南,人一走進去,就覺得這室內十分敞亮開闊。
裡面分為兩側,一側有一牆面整齊的藥櫃,前面有一個年紀約莫三十的主事負責抓藥。另一側則有一間小屋子,裡面有看診的大夫。
和暄跟著王太醫學了一陣子,隨便撿了幾個剛背過的草藥問了問主事的價格,心中算是對洛邑的藥價有了個大概。
隨便逛了大約一盞茶的功夫,一行人走出了成德行的大門,和暄低聲道:“表哥,既然我這樂賓樓是做菜的營生,不如你帶我去這附近的菜市場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