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材料都準備齊全了,剩下的就是按步驟一步步實踐,月娘是個心靈手巧的,在果兒的指揮下很快就把兩道菜做出來了。
於是,這些日子姚家的餐桌上每天都有魚,大家對月娘的手藝讚不絕口,覺得每天這樣換著花樣吃魚實在是不錯,比起之前的烤鴨,這些魚菜吃起來更加爽口不油膩。
唯獨果兒對這兩道菜的味道一直挑剔,一開始月娘把握不準,口味不是偏淡偏鹹,就是材料的比例不對,連吃了一段時間後,果兒才滿意地點頭。
「果兒姐,你是不是又想買個鋪子開酒樓了?要是開酒樓的話就太好了,以後放了學我天天去你的酒樓去吃,給你捧場。」
五林眨巴著晶亮的眼睛說道。
這些天家裡跟之前的烤鴨一樣,天天吃鴨子,後來家裡就開了烤鴨鋪,現在天天吃魚,可不就是要開酒樓賣魚了?瞧他,多聰明!
果兒看著五林那一副「被我猜中了」的小表情不禁笑出聲。
果兒:「小饞貓,想吃魚有月娘天天在家裡給你做,還不夠你吃的?」
五林往嘴裡塞進一口魚片,閉著眼睛咀嚼著,似乎很是享受這番美味。
「這不一樣,坐在家裡吃哪有坐在酒樓裡吃滋味更好?」
五林口是心非地說道。
一桌吃飯的人聽姐弟倆這麼說,心裡都不免一動,也把詢問的目光看向果兒。
果兒放下筷子說道:「真沒想過開酒樓,閒來無事搗鼓幾樣新鮮吃食出來,對我來說是件很有趣的事,開酒樓的話,還是算了。」
而且這兩道菜到目前為止也就搬了個半吊子,只是做到口味很接近而已,熗鍋魚這道菜吃完後加入鮮湯,還可以接著涮火鍋。可是火鍋這個東西她還沒有實踐出來,目前只能先吃魚片解饞。
還有酸菜魚,前世吃完魚以後,她還喜歡往裡面放入煮好的麵條吃,那滋味別提有多過癮了。現在嘛,可能還是調料不足的原因,味道沒有那麼濃,吃完魚再放進麵條,味道就很寡淡了。
姚二柱見侄女說得鄭重其事,便也點頭道:「也是,開酒樓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瞧瞧人家張掌櫃就知道,那得懂得很多做生意的門道,八面玲瓏的人才行,咱們家還沒到那個時候。」
果兒對二伯的這個態度很滿意,最近姚家生意穩步發展,二伯卻沒有膨脹,保持頭腦清醒是件好事。
果兒:「雖沒有想過開酒樓,但是靠著這兩道新鮮菜式賺一筆錢也是很划算的。」
姚二柱:「哦,你是說——」
果兒也不賣關子:「對,賣方子。我們把這兩道魚菜的方子賣給聚香樓,便又是一筆銀子進賬,還能順便處理了荷塘裡的魚,最好跟他家籤一個長期供魚的契約那就再好不過了。」
今年因為是第一年養魚種蓮藕,當初給裡面放的魚苗很少,可是再少,一家人自己天天吃也吃不完,魚這種東西在鄉下跟豬肉的受歡迎程度沒法比,就是一條條拿出去送給村裡人,也沒幾家真心喜歡的。
沒人能像她們家一樣,有專門的廚娘能做出美味的魚菜來。
若是賣方子的時候跟對方談好條件,以後家裡養的魚都送到酒樓去,那就妥當了,明年也能放心飼養更多的魚。
說做就做,果兒跟姚二柱帶著月娘去了聚香樓,兩道新鮮的菜式擺上桌面,張掌櫃嘗過之後果然連聲贊好。
雙方很快談妥了條件,果兒賣出熗鍋魚和酸菜魚的兩道方子,聚香樓收購她們家荷塘裡的出產,魚還有蓮藕,互惠互利,皆大歡喜。
當然賣方子的銀子可不能少,兩道菜式雙方心裡都有一筆賬,最後果兒腰包裡進賬一百八十兩,美氣!
賣了新方子,叔侄倆順道去自家的鋪子裡轉轉。
到了繡品鋪,包氏正一個人在鋪子裡看生意,兩個年輕姑娘正在挑選擺在櫃檯上的頭花,帕子,見包氏忙著,果兒也不上前打擾,只默默看著。
「頭花一朵是十五文錢,手帕是軟稠的料子,八文錢,一共是四十六文錢,送二位姑娘一人一個花繩,以後可要常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