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飯,趙氏跟楊氏收拾了桌上的碗筷,又擺上兩盤乾果,一盤曬乾的大棗,一盤炒花生。
擺好了桌子,趙氏跟楊氏就去廚房收拾了。果兒看看端坐在炕上的包氏絲毫沒有出去幫忙的意思,自己起身出去了。
印象中包氏每次回孃家都是這樣,擺足了姑奶奶的架子。
包田氏心疼女兒,喜歡外孫,自然不會說什麼,還一個勁兒地囑咐兩個兒媳伺候好她們一家四口,就連家裡攢著換油鹽醬醋的雞蛋,也會毫不心疼地拿出來煮給她們吃。
趙氏和楊氏有婆婆壓著,什麼也不能說,還得好吃好喝伺候。
所以包氏每次回孃家只要陪著老孃說話就成了,絕不會主動幫兩個嫂子幹活,連帶果兒也有樣學樣十指不沾陽春水,只等著兩個舅媽伺候。
包氏帶著兒女在孃家享兩天舒服日子,返家時還有老孃給準備的日常吃用,甚至包田氏還會偷偷塞給女兒幾文錢,所以兩個舅媽很不待見她們一家上門。
今年既然換成了她,從長遠考慮還是要想辦法改善改善關係的。
果兒進了廚房,趙氏跟楊氏照樣勸她趕緊出去,果兒這回可沒聽她們的,挽起袖子走過去說道:“大舅媽、二舅媽,我都這麼大了,就讓我跟著你們學學收拾廚房,我幹得不好,舅媽可別嫌棄。”
一句話說的兩個舅媽稀奇地看過來,等確定果兒的確是真心來幫忙的,這才放下心來,兩人眼神中帶上了笑意。
倒不是真的想讓果兒幫忙幹些什麼,就是看不慣以前,這娘倆端坐在炕上等著人伺候的樣子。
冬日裡一到傍晚天氣越發冷,姥姥家的火炕燒的熱烘烘的,晚上離睡覺還早些,大家沒事就一塊兒坐在炕頭吃著桌上的零食,繼續說話。
炕桌上依舊擺著幹棗和花生,這兩樣都是自家出產的,吃完了再添就是。
果兒拿起一顆炒熟的花生,剝了殼塞進嘴裡細細咀嚼,一股新鮮的脆香浸滿口腔,原來這種單純炒出來,什麼調料也不加的花生吃起來還蠻香的。
不像在現代,市面上幾乎所有的花生零食都是加了各種調料做出來的,讓人幾乎都忘了花生原本的滋味。
吃完一顆,她順手又撿了一顆看起來更加飽滿的,繼續剝著吃。
趙氏見果兒吃的專心,便湊過來說道:“果兒喜歡吃花生啊,今年咱家花生收成不錯,除了賣掉的,家裡還剩下好些呢,你喜歡吃就多吃點兒。”
自家種的?
包氏聽見大嫂的話轉頭問包田氏:“娘,咱家今年還種花生哪?收成咋樣?”
包田氏點頭:“可不還得種,縣太爺就看上我們這一片兒了,今年還叫我們接著種,還行,總算收成還不壞。
收了花生,送到指定的油坊去,縣衙給的價錢也過得去,整個兒算下來跟種莊稼差不了多少,大家夥兒也就認了。”
怎麼種花生還跟縣太爺扯上關係了?果兒不禁問出聲。
大約是果兒勤快了一回的緣故,趙氏今天對果兒態度好了許多,見果兒不明白,便給她說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