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著花生,果兒想起前世市面上見慣的雪花生,吊爐花生、蒜香花生這些零食,可惜只有雪花生小時候跟奶奶一起做過,其他的自己沒這個本事弄出來,不過滷煮花生倒可以試一試。
若是能成功的話,姥姥家以後豈不是可以單做花生這項生意?
大傢伙聊到外面天黑透了才準備睡覺,以往她們一家四口過來小住,晚上都是睡在包田氏這間屋子,而包田氏則去大兒媳屋裡擠一擠。
這回也不例外,說了一會兒話,包田氏就叫大家各回各屋去睡,趙氏則拿著婆婆的被褥去她們那屋裡。
一夜無話,果兒跟爹孃和五林擠在一張炕上並不覺的有多不習慣,在自己家裡,那裡外間也不過是一道木板隔出來的。
只是聽著屋外寒風簌簌刮過窗稜的聲音,有些難以入睡,腦子裡就想起來關於做花生吃食的事。
做學花生需要很多糖,在姥姥家的確不方便,還是等回到自己家再搗鼓吧。而且她還可以試試做滷煮花生,這個就要準備香料了。
翌日一早,趙氏跟楊氏就起來做早飯。
她們家平時也是吃兩頓的,但是現在不一樣,一來是過年,二來小姑一家在這兒住著,這次又帶了那麼多好東西當年禮,昨晚上婆婆特意囑咐她倆今日早飯提前,下一頓也提到晌午就吃。
看在小姑送了這麼多年禮的份上,趙氏跟楊氏這麼多年來頭一次心甘情願給小姑一家用心做飯。
以前小姑家裡境況還不如她們家,可一回到孃家在她們兩個嫂子面前就能擺起譜了,好吃懶做不說,還時不時給婆婆吹耳邊風,說幾句調撥的話。
都是做人媳婦的,跟婆婆相處有多不易包氏不是不清楚,可小姑的做派讓兩個嫂子實在寒心。
臨走婆婆心疼閨女,恨不能把家裡值錢的東西都給閨女帶走,這樣的小姑子,擱誰誰也不會待見。
沒想到今年小姑家竟然時來運轉,聽他們兩口子說的好像跟果兒這丫頭有關,可見小姑是個有福氣的,只盼著這福氣能夠長久一點,這樣她們當嫂子的也能鬆一口氣。
吃過飯,包氏陪著老孃坐在炕頭。
包田氏低頭擺弄著女兒帶來的幾匹料子,心裡尋思給兩個兒子、三個孫子能不能一人添上一件。包氏在旁給出主意,孃兒倆愜意地說著悄悄話。
包氏:“娘,以後你不用擔心我了,現在家裡日子越來越好了,女兒手裡也有了倆閒錢,以後娘想吃啥、想要啥東西就跟我說,我給您買,您就等著享福吧。”
包氏好歹記著姚老爹說的話,在人前儘量不提果兒的事。
昨晚姚三柱口若懸河說的沒邊,也是包氏及時出聲拿話圓過去,才讓姚三柱腦子清醒了些,沒有把什麼都往外說。
包田氏聽女兒這麼說,心裡不由暖烘烘的,樂呵呵說道:“知道了,我閨女是個有福的,五林跟果兒兩個看著也爭氣,五林將來要真能進私塾讀書,你以後說不定還有大造化呢。
唉,娘不圖別的,看你們日子過得好,我也就放心了。”
包氏又寬慰老孃幾句道:“兩個嫂子這些年對娘也不錯,以後娘老了還指望她們兩個服侍呢,我看不如把這兩塊料子直接給她們,由著她們想做什麼衣裳。”
包田氏一瞪眼:“那哪兒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