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酒娘很高興的說道:“太好了,大明又打了個大勝仗。”
“不足信,不可信。”黃道周卻擺擺手說,“此定是邊將虛報戰功。”
“定然是虛報戰功。”錢謙益深以為然道,“以前那些邊將雖貪鄙,但是好歹還要受文臣節制,縱然是虛報戰功,也不敢編得太過離譜,但是現在統兵的這些勤王士子仗著有聖上撐腰,真是什麼話都敢說,兩萬五千明軍打敗十多萬建奴,而且是在渾河南岸野戰?他們真敢說,真當天下之人都是愚夫?悲乎哉,悲乎哉。”
“我不許你們言語侮辱大明戰神!”少年聞言大怒。
“咦呀,年紀不大火氣倒是不小。”錢謙益哂然道,“誰是大明戰神?”
少年兩手叉腰,義憤填膺的說道:“便是率我大明天兵在遼東取得渾河大捷的徐給諫應偉公,他以少擊多,陣斬建奴一萬兩千餘級,生俘八千餘人,縱衛霍再世也不過如此,難道不配稱大明戰神嗎?”
“越發胡說八道了。”錢謙益真聽不下去。
黃道周也生氣的說:“兩萬五千明軍加五千朝鮮軍大敗建奴十數萬馬步大軍就已經夠驚悚的了,現在居然還敢大言不慚的吹噓說陣斬建奴一萬兩千餘級,還有生俘八千餘人,此等狂悖之語只有汝等黃口小兒才會相信。”
“你……”少年大怒道,“你們給我等著。”
說完,少年便轉身蹬蹬蹬的跑出了小巷子。
這時候,小巷外面的歡呼聲卻是越發的大聲。
錢謙益和黃道周便有些將信將信,難道真的取得了渾河大捷?
驚疑不定之際,少年已經跑回來,再將一份報紙摜在酒桌上,大聲道:“你們瞧,我大明天兵是不是在渾河南岸取得了大捷?”
“翰林日報?”錢謙益和黃道周面面相覷。
再看翰林日報的頭版頭條,赫然就寫著渾河大捷。
“這……”錢謙益和黃道周徹底傻在那裡,居然是真的?
因為翰林日報是翰林院辦的報紙,翰林院跟內務府不同,內務府就是聖上的鷹犬,但是翰林院卻素來持正,從不拍聖上馬屁。
所以翰林日報的文章還是可信的。
明軍竟然真在野戰中打敗了建奴?
而且還是前所未有的大捷?
斬首一萬兩千,生俘八千?
屬實難以置信。
……
回頭再說石久可,只用了五天時間就從南京趕回了新昌,來不及先回黃壇自己家,就徑直奔姥東的徐家而來。
石久可到來之時,徐家人正圍坐著吃夜飯。
“久可你咋來了?可是黃壇石家出了變故?”徐士益有些驚訝,心說不年不節的,石家大舅哥跑來東山做甚?
“不不,我們石家並沒有變故,是你們徐家。”
石久可氣還沒有喘勻呢,所以只說了半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