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我沒事。”朱慈炯摸了摸鼻子。
“肯定是皇兄在唸叨我們,想我們了唄。”
說話間,崇禎父子和隨行人員便來到了一處田莊之前。
遠遠的就看到高起潛帶著幾個小太監興沖沖的迎上來。
“萬歲爺,大明中興有望!咱們大明朝中興有望了哇!”
高起潛來到近前又噗嗵一聲跪倒在田梗上,一邊叩頭一邊嚎啕大哭。
看到高起潛激動成這樣,崇禎就知道玉米、蕃薯和土豆肯定豐收了,而且多半還是前所未有的大豐收。
“快起來。”崇禎伸腳輕踹了高起潛一下。
同時心說,高起潛這閹豎倒真是一員福將。
讓他做的幾件事都成了,包括這次的種田。
之前的這幾個月,這一萬多畝“御田”都是高起潛帶著太監在管理。
高起潛便麻溜的爬起身,又一臉謅媚的說:“萬歲爺,奴婢真是服了,您讓南安侯敬獻的這三樣莊稼,都獲得了亙古以來未有的豐收!”
“那一萬多畝苞谷收了足足三萬多石,畝產3石有奇!”
“一百多畝土豆更收了四百多石,畝產4石有奇,最讓人不敢相信的則是蕃薯,一千多畝蕃薯居然收了六千多石,畝產5石有奇!”
“這麼多?”隨行的勤王士子都是激動得不行。
同樣耕地,流民們耕種的小麥畝產就只有不到2石。
崇禎心下卻毫無波瀾,這個產量顯然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估計這跟徐州的耕地拋荒了太久有關,等變成熟地產量就會提升上來。
要知道紅薯的畝產輕輕鬆鬆就能達到七八千斤,既便是現在沒有化肥,但是畝產達到兩千斤毫無壓力,也就是說,畝產可以達到12石以上。
可惜的是,最高產的紅薯不能做主糧,只能當一下輔食。
但即便是隻能當輔食,也能極大的緩解大明的糧食危機。
紅薯不僅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磨粉加工成粉條,份量輕,而且耐久藏。
不過最讓人期待的還是玉米,雖然產量沒有紅薯土豆高,但是能夠用來當主糧。
現在因為是荒地復耕,再加上沒有經過選種育種,所以玉米產量不高,然而一旦土地耕熟了,再讓方以智找幾個經驗豐富的老農搞一下選種,玉米產量很快就能夠提上來,畝產四到五石毫無壓力,七八石也有可能。
當下崇禎招手示意方以智上前。
方以智立刻一溜小跑湊上前來:“聖上有何吩咐?”
“方密之,你的物理小識中有種芍、種術、種枸杞,淡巴菰都有說怎麼耕種,卻為何沒有種麥、種菽、種稻乃至種蕃薯種苞谷的介紹?”崇禎說道,“可是覺得麥、菽、水稻不及芍藥諸草重要,還是別的其他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