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川初定,楚慕北親自帶人趕到大竹村,滿目斷壁殘垣。
他詢問了附近的百姓,有人見過官兵燒村燒山,但村裡百姓的去向,無人知曉。
楚慕北遍查官兵,得知在山上看到過村裡的百姓。
立刻帶人上山尋找,漫山大火之後焦糊的景象。
經過十來日的搜查,只找到幾十具燒焦的屍體,屍體被燒的面目全非,分辨不出身份。
楚慕北心中失落,愧疚的離開陽川。
深秋,落木蕭蕭。
姜落他們走到一處小村莊,村裡只有十幾戶人家,村前有片湖,湖水乾涸,沿岸的樹木枯黃腐朽。
村裡的人平常喝水都要走到二十里外的一口河裡挑水。
姜落不解,與其每日這樣勞累,何不直接搬去河邊居住。
村裡的老者告訴她,故園難捨。
而且河邊連個遮風擋雨的地方都沒有,實在無法安身。
“妹妹~咱們是住在村裡還是去那邊呀?”姜然望著灰撲撲的村落,死氣沉沉,沒有一點兒生氣。
那些土牆和煙囪上面佈滿了歲月的痕跡,斑駁潦倒。
姜落牽著哥哥的手,身體的大半力量都倚在他的胳膊上。姜承權衡了一下利弊,覺得還是留在村裡比較好,至於挑水,他和伯寧有一把子力氣。
“咱們留下。”姜落和他異口同聲的道。
在路上折騰了一個月的時間,姜伯寧身上的傷非但沒好,反而更嚴重了些。
村裡那個張老伯見他們一家穿著破舊的單衣,跑到村裡張羅著弄了兩床破被褥。
被褥上汙跡斑斑,棉花都硬成了塊兒。
不過總算是有了遮寒之物。
陳嫻月將被褥拆開,簡單的縫製成了短襖,樣子看起來很是滑稽,穿在身上倒是暖和了不少。
村裡的沒有空閒的宅院,姜落他們只能想辦法自己蓋房子。
一路走來,見過無數百姓流離失所,許多人都是背井離鄉想要尋找一條活路,可惜天災人禍之下,走向的都是死路一條。
姜落起初很震撼,她前二十多年生活在一個盛世之下,哪裡見過如此慘烈的場面,慢慢的,每天見到無數人在她眼前倒下死去,她的心開始變得麻木。
好不容易到了邊城,這一次總算可以安定下來了吧。
蓋房子需要木料和石塊,這些他們都弄不到,姜落建議用淤泥混合茅草做成形狀一致的泥磚,晾乾之後用來壘牆。
等圍牆建起來之後,屋頂用茅草覆蓋,可以遮風擋雨。
至於院牆,就不必建成土牆了,因為費時費力。他們可以砍些木料做成籬笆小院。
想法簡單,做起來卻格外費時費力。幸好有村裡百姓的幫助,他們才勉強在入冬來臨之前蓋好了主屋,屋內分成三個部分,東屋住著陳嫻月和姜然姜落,西屋則是留姜承和姜伯寧居住,中間的部分權當作是前廳。
在他們蓋房子之前,姜落建議翻一塊地出來用來種蘿蔔和小白菜,姜承和姜伯寧白天修整房屋,晚上不辭辛苦的去挑水澆灌。
功夫不負有心,房子落成時,這些小白菜已經長得翠綠一片。
陳嫻月為了感謝村裡百姓的幫助,送給他們一家一筐的小白菜,和一些白菜的種子。並告訴他們這菜種植簡單,二十天左右就可以收穫,村民大喜。
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