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戰爭部的成立,在後來被稱為“庫斯特人生四大壯舉”。
雖然其對內及其嚴格,一言不合就會殺人,但它對外卻能輸出強大的力量,並在之後為庫斯特以及他的繼承人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因為都是由德國的精銳間諜構成,所以他們能夠滲透到任何地方,尤其是同盟國境內,只需打個招呼就能進去。
更教人稱奇的是庫斯特把這個部門在明面上歸屬於他次子的公司手下,這既保證了部門的隱蔽性,也確保了部門的繼承者只能是庫斯特的後代。
庫斯特把這事告訴了德皇威廉,不過話中半假半真,成功把德皇糊弄過去了,甚至還允許庫斯特自己管理部門。
這可給了庫斯特極大的自由,想把這批人派到哪就派哪去。
他心中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祖國奧地利,擔心自己的權利被架空,滿腔抱負不能實現。
可奧匈內部有一點亂,以奧地利人和馬扎爾人為首的派系紛爭不斷,其餘的巴爾幹民族也都在爭取權利,再加上民族大覺醒的背景,整個奧匈政壇都被攪成一鍋粥。
如果此時再來一些德國間諜,必將會引起多方注意,任何行動都會受到阻礙。
偷偷摸摸的行動庫斯特倒也不是沒想過,但那會受到很多不必要的阻礙,就連過關卡都要花時間。
而直接表示德國人會干涉奧匈政治,英國人一定會藉機炒作,那將會引起國際社會的軒然大波,德皇可能會礙於面子獨自承擔後果,但與德皇這個老大哥交惡,庫斯特還是不想的。
所以想要滲透進奧匈內部,不能依靠部門成員的個人能力,更不要依靠德國的地位來壓制別國。
庫斯特在奧匈的聲望很不錯,除了共產黨員罵他是“帝國主義的走狗”,整個國家境內無不崇拜他,哈布斯堡政府也藉助他的名號來緩和人民的起義心理。
或許親自寫信給奧皇或許更好一些?希望他能夠擴大秘密警察的規模,同時把幾個自己的間諜塞進去。
奧皇和他的大臣們不像德皇,他們都不是傻子,都對國家利益很看重,幾乎不會同意這個請求。
但庫斯特留了一手,他有個匈牙利朋友,而且還是奧匈情報部門的一個官員。
他完全可以把信當成幌子,讓帝國議會還在爭吵此案的時候就已經把自己的間諜安插到內部。
至於會不會發現,庫斯特完全不擔心。因為及其臃腫的民族融合,多元的社會讓國家內部及其混亂,交流不通現象及其嚴重,行政效率及其低下,官員們整天都在忙著鎮壓地頭蛇的叛亂,哪有時間管別的事。
滲透進去了以後,第一時間要除掉的人就是共黨,這些人對他的危害極大。
可共黨就如他之前所說的一樣,雖膚色各異,但心都是一樣紅的,並且在這個時代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人一般都是高學識的,抓他們可能會非常困難。
這些人奧匈政府也想除掉,要是他們發現庫斯特也在悄悄的搞,說不準就把他當同夥了,預設庫斯特的行動,畢竟他的效率還是很高的,手下也應該比憲兵強幾個檔次。
想到這,庫斯特便多加了幾個字,表示自己對共黨痛恨已久,恨不得一天就把他們除乾淨。
如果說政府官員對庫斯特的目的有所懷疑的話,那他要除共的心思就一定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