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盟國等待援軍的時候,高加索出現了難得的和平,幾乎沒有什麼槍炮聲。
不過那只是東部的戰況,其他地方照常打得火熱,雙方拼死交換意見。
而俄軍在交戰中完全不佔優勢,不論是哪都無法發揮人數優勢,彈藥數量也岌岌可危。
也就在東部能好一點,可當地軍隊慢慢吞吞走得比烏龜還慢,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佔領高加索以北。
前些天沙皇得知了英法聯軍撤出加里波利的訊息後非常憤怒,同時也極度傷感,認為戰爭無望。
但仗總歸要打下去的,醒悟過來的俄軍迅速做好總體部署,減少高加索的駐軍並依靠山地採取守勢,將主力部署在波蘭一帶採取攻勢。
俄國人發現奧匈真的很好打,多元的民族讓他們交流充滿阻礙,失敗的指揮讓他們行動步步維艱。
所以俄國希望能夠一擊致命,透過一次兇狠的進攻把奧匈打退戰,好減緩各地的壓力。
但這可不是一般的困難,奧匈再菜好歹也是個列強,就算內部矛盾重重,也不是那麼好打的。
再加上同盟國對俄國的重重封鎖讓其國內資源極度匱乏,銀行停業、工廠罷工、企業倒閉是常有的,這些都是綁在俄國腿上的拖油瓶,讓它向外界邁出的每一步都極為困難。
好在奧匈軍隊一如既往的拉胯,高加索也沒遭到庫斯特的反撲,否則整個俄國都會陷入嚴重的動盪中。
至於庫斯特為何不發動進攻,除了等待援軍外,他還想讓俄國認為高加索不會發動進攻,等兵力被調走後再發動大規模進攻。
但這只是他忽悠其他人的藉口,德皇三番五次要他進攻,都被這話糊弄過去了。
實際上他想打擊俄共,這幾天他有閒情一直在和俄國的下線溝通,嘗試破壞俄共的行動,並把他們的動作告訴俄國高層。
作為資訊中轉站的德國人覺得也沒什麼,反共嘛!這才是帝國主義的好將軍。
就是有一些信仰馬克思的人洞察到了庫斯特的意圖,開始不斷提示遠在東歐的同志的行動敗露,同時在地下打擊庫斯特的聲望,把他的進攻方向直接交給俄國軍方。
然而他們可能要好心做壞事了,庫斯特自從發放高加索以後,就從未把自己的真正意圖告訴上級,更沒有告訴他們自己要幹什麼。
俄國高層看著多出一大堆的檔案很是無奈,本來他們就夠忙了,現在還要處理這麼多事,簡直要累死他們。
俄國的官員忙的累死累活,到最後共產黨員就抓到幾個,高加索更是從沒打過一個勝仗。
一些被折磨到瀕臨崩潰的人的舉止十分可笑,竟然認為能從共產黨員口中撬出來情報,結果當所有俄共直到死也沒透露一個字。
庫斯特這一招驅虎吞狼十分狠毒,利用了沙俄對共產黨員的仇視,以及共產黨的團結統一,表面要同時對兩股勢力開戰,實則讓他們狗咬狗,極大的打擊了俄國行政效率以及俄共的地位。
而他僅僅是和人隨便聊聊天,放出一些假情報就能把俄國政壇搞得風雲動盪,可謂是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