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相對的,俄軍左右翼150人,正面400人。
毫無疑問,俄國人必敗,區別只在於能讓奧軍死多少人。
當天中午,奧軍在把所有炮彈打光後發起總攻,俄國人死傷40人慌忙應戰。
率先交火的是左翼,奧地利散兵遠距離襲擾敵人。
俄國人因之前的胡亂射擊,導致了彈藥短缺。現在他們的報復來了,只有幾個狙擊手還在射擊除外,其餘人皆趴下等死。
不過這種情況應該不會持久,畢竟奧軍也沒有多少彈藥了,手槍、機槍彈藥幾乎告罄,唯獨步槍和迫擊炮尚有幾輪彈藥可打。
奧軍把所有機槍都集中到了正面,並讓他們緊逼敵人。
迫擊炮則集中到了右翼,此刻也交起火來。
當正面機槍架設好時,害怕的俄國人慌忙撤退,讓出一片空地。
瓦薩來見此兩眼放光,命令正面部隊持續施壓。
俄國指揮官害怕出現上一次的困境,舉槍強令正面俄軍不許撤退,即便被敵人火力壓制。
被敵人殺死總比被槍斃好,俄國人倒是不撤退了,可他們卻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機槍架設好後,宛如死神索命般地向俄國人發洩彈藥。
雖然他們只能打一個彈鼓的量,可32挺機槍一齊發射的威力也絲毫不俗。待彈藥打光後,正面就只有200俄軍還活著了。
忽然的一陣大吼,驚動了整個高地。
那正是左翼奧軍的嘶吼,他們的彈藥打光了,於是插上刺刀,拿起軍刀,在距敵200米的地段外發起衝鋒。
而原本趴下的俄國人見再也沒有子彈打到這,滿是激動地站起來,大吼大叫地衝向敵人。
左翼兩軍密集的碰撞起來,很快變得混亂不堪,只能依靠衣著來辨認敵我。
瓦薩來沒想到左翼會如此衝動,但也沒法子。命令正面舉著衝鋒槍發起衝鋒,待子彈打光後便由步槍手頂替上來。
正面俄軍也衝了過來,可在不足40米時,奧地利衝鋒兵齊齊開火,撂倒了150多名俄國人。
剩下的40幾名俄國人還沒反應過來,衝鋒兵的縫隙處就出現了一群端著刺刀衝鋒的奧地利人。
待他們衝到近處,俄國人還在原地不動,結果被活活刺死一批人,正面被徹底突破。
但很快,激動的奧地利人不顧狙擊手的威脅,衝向左翼幫助友軍。
戰事發展到這個地步,雙方計程車兵都已不受控制,唯獨右翼還沒有瘋狂起來。
右翼奧軍用迫擊炮轟炸俄國人,俄國人想要近身,卻被半自動步槍壓制著。
好在炮彈並不多,再加上地形較為崎嶇,這裡還尚未到白刃戰的地步。
但在火力也變得稀疏時,雙方的步兵也逐漸探出身來,然後大吼大叫衝起來,復演著其餘兩翼的交戰。
激戰一刻鐘,直到最後一個俄國人的頭顱也被砍掉,這場歷時三天的戰鬥才以奧地利勝利而告終。
但他們原本1500人,經此一戰後死亡700人(120因治療無效),受傷600餘人。
付出如此沉痛的代價,換來的只是300名俄國俘虜,以及3000餘人的俄國人屍骸。
森瓦爾在一旁安慰著瓦薩來。為了讓他變得不那麼厭戰,森瓦爾告訴他獲勝的諸多好處。
不過瓦薩來自己也明白,這些所謂的好處,他的父親早都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