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從對馬島傾巢而來的倭軍,在白江口的決戰。
滅高句麗之戰。
還有,最麻煩的是,與新羅在之後許多年裡,對三韓之地的爭奪戰。
歷史上,大唐的一番心血,耗費無數錢糧與將士熱血才征服的百濟,最終便宜了新羅。
甚至原本高句麗的一些城,也被新羅強佔去。
這個看似恭順的大唐小弟,其實才是遼東戰役中,最後的隱藏BOSS。
萬萬不能疏忽。
蘇大為此前其實為此已經做過一些佈置。
不過那時他只是做為都察寺在半島重組情報網,替蘇定方的用兵,提供輔助性的幫助。
但現在,這一切的責任都壓在他的肩膀上了。
那麼對新羅和百濟的手段,似乎可以更強勢一些。
“阿彌,陛下給你的信裡究竟寫了些什麼?”
席間,蘇慶酒乘著酒興,問了一句。
蘇大為斜睨了他一眼:“你真想知道?”
“呃,不了。”
蘇慶節被他眼神一碰,心頭那點酒意,隨著一個激靈,醒了大半。
陛下的密信豈能打聽,那可是掉腦袋的事。
還好席中都是自己人。
蘇慶節忙藉著喝酒掩飾過去。
蘇大為心中則是想起李治信裡對自己提到的那句話“許卿便宜行事,望卿察之,莫負朕望。”
李治,這次給的權力還真是超乎想像啊。
居然說出這麼熱乎肉麻的話。
是媚娘姐吹的枕頭風嗎?
“便宜行事”。
這四個字,令蘇大為的心裡,忽然變得火熱起來。
他的目光透過升騰的橙色篝火,遠望東邊。
在那個方向,跨過遼闊大海,越過對馬海峽,便是倭國的九州島。
如果這次倭人足夠作死,憑著李治給的這四個字,是否去倭國掃蕩一番?
倭國的金銀礦藏,似乎頗豐。
自從大唐的援軍到達,已經過去半個月時間。
這半個月裡,泗沘城的唐軍經過了一系列動盪與調整。
終於重新穩定下來。
蘇大為為熊津都督府代都督,所部從劉仁願手下獨立出去,等於開府建衙,所有的班底和人手,由蘇大為一手抽調和搭建。
而劉仁願,雖然百般不爽,但最終也只得認了。
他和蘇大為沒仇,之前相處還頗為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