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之中,他已經感應到今生會有兩本典籍將他的理想學說流傳出去。
一卷兵書,一卷天書。
兵書,他已經思慮詳細,名曰《三略》。
此書有上中下三略,糅合諸子思想,以儒家、道家兩家思想為主,此書一旦出世,必然能夠助他封聖。
但他是何等心高氣傲的人,只以兵家入聖,豈能顯示出他的不凡。
所以又有了一卷天書。
此書不拘泥於諸子,是他究天人之際,觀百家之言,成天人之道的聖道之書。
只可惜此書現在還沒達到他心中的高度,按照他的想法,必須要用此書培養出一名聖道弟子,才算是粗達目標。
這卷天書在他心目中地位極高,已經超過了那捲三略。
他用最簡單的一個字為名。
素。
素書,就是他將來理想國的根本。
素書為本,三略為手段。
足以與諸子一較高下。
這些年他都在雕琢其中的章句。
意志分化萬千,感應天地,燭照萬物。
每有一句成,就存於心中。
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句。
冥冥之中,自有感應,再有兩句,此書成已。
但是他剛剛卻感應到了什麼?
剛剛意志感應天地,燭照萬物之時,他的一縷意志竟然感應到一個少年正在讀一卷典籍。
那部典籍中的章句,正是他心中構建的章句。
甚至還比他多了兩句。
這是他未來將要成就的書。
少年還對他起了仰慕之心。
這怎麼可能?
黃石公正是他打算使用的一個名字。
他的書還沒構建出來,他的名號還沒使用出來。
已經有人在讀他的書,想要拜他為師。
白頭翁只感覺心神一陣恍惚。
“難道是構思最後兩句有些耗費心神了?”
“苦莫苦於多願。”
“還是求的太多,終究有了苦惱,還是差了一步。”
白頭翁自省過後,又重新考慮起剛剛的事情。
“不應該呀,就算提前出世也不應該在其他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