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此時並不敢說。
他知道這應該就是傳說之中的一種境界。
至誠之境。
《禮》言:“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至誠之道是一種境界,長年研究文道,素養漸漸合乎文,合乎道,內心晶瑩剔透,毫無纖塵,直達本性。
誠於心,誠於道的境界。
剛剛的回應,是對方心靈感應到與自己有關的事情,本能地回應。
“至少也是天人巔峰。”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能寫下素書,這種有聖道特性典籍的人物,不正是這樣嗎?
陳勝已經對此人的實力有了判斷。
“只是為何這樣的人物,卻沒有名聲傳出呢?”
陳勝思考著,還是在意志中回了一句。
“弟子陳勝拜見尊者。”
他倒是沒敢直接說拜見恩師。
畢竟他這素書也是黑戶,不敢光明正大拿出來,現在碰到著書之人,難免有些心虛。
以後再得到典籍,不能這般輕狂了,得先看看著書之人是什麼時代的。
陳勝暗自自責。
“幸好,厚黑學的著書之人在很久以後。”
陳勝回了這句之後,一直在等待,許久對方並沒有回應,才放下心來。
幸好只是對方的一絲意志感應。
像這種接近聖道的存在,意志萬千,說不定他剛剛並沒有引起對方的注意。
陳勝並不知道。
在文界,皇極天深處,不知名的一處山中。
一名正在打坐的白頭翁,原本平靜無波的臉上,忽然皺了皺眉頭。
他此時雙眼緊閉,整個人懸浮在半空之中。
皇極天是文界第八重天,這裡地域廣闊無邊,遠勝神州,此山雖小,也是山清水秀。
白頭翁所在,是山腰一處的草廬。
忽地白頭翁睜開了雙眼。
他的眼中有些迷茫。
自從他確立了自己的道,進入至誠之境以後,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神情。
白頭翁看看四周,許久才回過神來。
來到此處已經有二十多年。
這二十多年,一直在完善自己的聖道。
經過十多年的思考,已經對自己將要寫的大道之書有了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