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笑道:“天下兵馬,皆隨愛卿呼叫。”
童貫道:“既然如此,且撥東京管下八路軍州的兵馬都監,各自領兵一萬來匯合,睢州段鵬舉、鄭州陳翥、陳州吳秉彝、唐州韓天麟、許州李明、鄧州王義、洳州馬萬里、嵩州周信,這便是八萬雄軍,再調禁軍兩萬為中軍便可。不過高俅這番慘敗,損兵折將,禁軍中不知可有得用的大將。”
蔡京連忙插話道:“老夫方才不是說,袋中尚有幾個能征慣戰的?都是萬夫莫敵的勇將,本欲保舉他們徵梁山,如今關節既然在王慶處,且先調去樞密院聽令,剿滅了王慶再說。”
童貫冷下臉道:“老太師,非是某家無禮,只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戰陣之事不可輕忽。太師保舉之人,童某卻要試一試他們武藝,若果然能戰,某亦願為國家選拔人才。”
官家聽了笑道:“太傅這番話,也是老成謀國之言。不過太師的眼光,自然也不會錯。”
蔡京聞言,心中有些不安,但話趕話說到這裡,難道此時說算了?一咬牙:“好,明日我叫他們去樞密院,由太傅考校便是。”
事情說定,二人辭了皇帝出宮,童貫自回樞密院,去調那八州兵馬都監來京。
蔡京卻是心神不屬,七上八下回了蔡府。
他這些年為了染指軍權,說動皇帝,建澶、鄭、曹、拱州為四輔,每輔屯兵二萬,都用自家姻親及親信宋喬年、胡師文等為郡守,今日正好有機會,便想讓這些人去跟著童貫蹭一番軍功。
不料童貫不給臉面,揚言要考校武藝,可這些人甚麼貨色,蔡京自然深知,若說貪汙、攬權、結黨、營私,一個個都是人世間的翹楚,若說武藝,能不能提動槍、拉開弓,還是兩可之間。
一路上憂心忡忡,待回到府中,卻見有人在門口喧鬧,蔡京本來就一肚子煩心事,見狀不由大怒,喝道:“哪個敢在我家府上討野火,吩咐人去打斷了腿,遞交開封府發落。”
話音未落,卻見一個九尺餘的大漢大吼道:“我家恩相,乃是太師門生,今日蒙冤身死,我等求見太師替他雪冤,你這門子卻只顧趕人,又是甚麼道理?”
這漢子的吼聲便如雷霆一般,震得人耳朵發麻,另一個白淨大漢,也有九尺,見狀喝道:“孫將軍,何故在此羅唣?他既然門楣高,我等不攀便是。我聽說童樞密也在京中,童樞密是掌大軍的,必然識重英雄,我等這身武藝,怕他不肯重用麼?”
蔡京聞言,細細看去,這兩個大漢,都是天神般身胚,旁邊四個漢子,雖無這兩個高大,也都是孔武有力磨樣,更兼一個個相貌堂堂,滿臉正氣,讓人一看便知是忠義之士,猛然歡喜道:“哎唷,我正恨沒有猛士,猛士這可不就送上門來了麼?”
當即下了轎子,帶著一干從人到了自家門口,伸手一指那門子的鼻尖:“好你個丟人敗興的惡奴,都是你這等仗勢欺人的小人,敗壞了我蔡家的大好聲名。左右,與我重重打這廝!”
身後幾個僕從如狼似虎般撲上去,放翻門子就開始毆打,一記記大腳掄的風聲虎虎,頗有故太尉高俅遺風。
蔡京則是滿臉慈和,仙風道骨一拱手:“諸位壯士,老夫便是蔡京,汝等來我門上,所為何事呀?”
正所謂:肚飢恰好棗兒落,瞌睡送得棉枕來。正恨囊中無好漢,自家門外得英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