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暗歎這個時代的戰爭就跟鬧著玩似的,要是這麼幹,什麼戰機都沒了。
兩天後,前軍來到了江陵城,他們直接進入了江陵水寨駐紮。
水寨裡還有幾千水軍,也成了前軍的俘虜。
李裕雖然眼饞,可他廟小供不了大菩薩。
又等了大半個月,中軍抵達。
趙匡明哈哈大笑著走進了荊南節帥府。
雷彥恭的老婆孩子都還在呢。
這年頭,戰敗者的妻兒都是戰利品,可以隨便送人。
按照規矩,這些戰利品是要賞賜給李裕的,可李裕對別人的老婆孩子不感興趣。
“岳父大人。”
“殿下。”
“雷彥恭為武陵洞蠻,要是跟他們結下死仇對荊南不利。不若將他妻兒送還,讓他們不得在荊南立足即可。這樣我們也能少些麻煩。”
“嗯,殿下言之有理,就按殿下說的辦。”
於是趙匡明讓前鋒帶隊向南進發,同時帶著雷彥恭的家小。
趙匡明現在是名副其實的荊南留後了,府庫當然要掌握在自己手裡。
他的人馬接管了江陵府庫和賬冊。
“賢婿啊,你打下江陵,勞苦功高,想要點什麼,儘管說。”
按照趙匡明的想法,李裕的德王府還沒建呢,這回繳獲了大量的錢糧,自己完全可以給他建一座大王府。
“岳父大人,小婿不要什麼錢糧。”
“哦?那你想要什麼?”
“我想要人。”
“呃,哈哈哈哈,年輕嘛,在所難免。可以,這江陵城的美人儘管挑選。”
“岳父大人誤會了。”
“哦?”
“我要的不是什麼美人,而是匠人。”
“匠人?”
“我南陽封地地狹人稀,要什麼沒什麼,我希望能從江陵帶走一些匠人,那些蠻兵留在江陵怕是岳父也不放心,我就一併帶走。不知岳父大人……”
“哈哈,就這事呀?沒問題。”
當晚,荊南節帥府的大小官員歡聚一堂,慶祝收復荊南。
趙匡明上疏朝廷,自表留後。
第二天,李裕就把自己選中的匠戶辦了遷移手續。這次前往荊襄南陽的匠戶有五百戶,四千人左右。涉及到了紡織、冶鐵、冶銅、陶瓷、造船、釀酒、木匠、鐵匠、皮匠、獸醫等等。
又帶走五千蠻兵和家眷,近萬五之數。
荊南戰事一戰而定,下面基本就是傳檄而下了。
李裕帶著近兩萬軍民坐上了船,沿漳水浩浩蕩蕩的往北而去。在長林上岸,徒步往東北的郢州長壽,再上船直達襄陽。
周寬、高適、王遷、魏艾接到信在長壽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