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繳稅,咱大澤人,不交養路費也得交個人稅,要不然怎麼享受醫療險、退休金,像我這樣,三十七八,交的越多,以後領的越多,所以,我有時候多報,省的老了以後拖累孩子。剩下的錢,除了生活開支,全部拿去交首付,貸款買套房,讓孩子入讀黃泥崗育紅班,今後啥都不用愁了。”
“挺好,這叫日子有盼頭。”
目前,無論醫療險,還是養老金,全都屬於地方性質,各省各地不一樣,甚至各縣各市也不一樣。
大澤工業聯合體原本使用澤市保障系統,但大秘書研究發現,再過十五六年眾籌賬戶就被待遇好的人領乾淨了,這對新開始的大澤,等同一個包袱。
並且,大澤標榜京上廣深,薪資高的嚇人,所有職工都是光榮納稅人,總不能用鄉鎮醫療和鄉鎮退休待遇。
大秘書跟澤市負責人程光溝通後,徵得上級部門同意,便將大澤醫療、大澤養老,分別獨立出來。
之後經過軍師團、運營中心、黃泥崗大院的多次研究,又決定把大澤的醫療險、養老金,與個人稅掛鉤。
01年在稅務方面分為地稅和央稅。
地稅包括:個稅、印花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農業……
雖然地稅並非完全屬於地方,但以大澤工業聯合體的體量,加上徐廠長的職務,以及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能力,現在足夠撬動某些決策,比如把大澤的地稅留在黃泥崗,用於本地的發展建設。
京城面對超高速發展的大澤,尤其面對徐廠長的外匯,連經濟特開區都準備好了,自然不會拒絕這點小事。
而大澤地稅的錢,進入黃泥崗財政賬戶後,黃泥崗用不著砸錢搞建設,因為大澤所有的東西,都是聯合體投資,於是留下一筆款項充當應急備用金,剩餘資金則按照規劃匯入醫療賬戶、養老賬戶。
由於這是大澤試點保障系統,與其它地區不通用,也就不區分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只有大澤醫療系統、大澤養老系統。
大概意思是,你在大澤繳納個人稅,無需再額外繳納醫療險、養老金,等到退休,只要納稅四十年,就可以享受大澤退休待遇。如果退休時納稅年限不足四十,就要按照退休第一年的個稅額,繳足四十年。
而在納稅方面,黃泥崗鄉大院會根據大澤普通職工平均收入,設定徵收比例,比如去年10%,月薪2000,需繳納200。
等到退休,參考歷年gdp增長率,每月按照繳納總額返還一定比例,比如今年gdp總量,預計比去年增加13%。
如果忽略納稅年限,你去年每個月繳納200,年底賬戶餘額2400,今年1月份退休,今年每個月可以領取26。
看起來很少,但你可以一直領下去。
並且,等二十年後,如果2021年gdp總量,比2001年增加了1800%,大概18倍。
在這二十年間,你的工資在漲,你的個稅繳納額在漲,返還比例達到18倍,或許退休後,每個月領取的養老金+醫療金,輕輕鬆鬆就能破萬。
按道理講,這麼搞,養老賬戶裡的錢,很快就會被提前退休的富豪取走。
問題是,富豪提前退休需要補交四十年,而次年gdp增長率,遠遠比不上自家拿補交的錢,投資中小型企業,或投資金融賺來的受益。
因此,為了公平公正,一視同仁,也為了保障大澤所有人。
即便體工商戶,也要在勞務派遣登記,並按照規定繳納個稅。
或者說,大澤是廠區。
你在大澤做個體戶,不到勞務派遣登記,你就招不到員工,租不到商鋪,拿不到貨物,辦理不了營業執照。
同理,出租司機不到勞務派遣公司登記,別說沿途拉不到客,車輛找不到地方加油或充電,或許上路就會被查處。
這就像你跑人家工廠裡做買賣,不在門口登記就進去吆五喝六,人家肯定把你抓起來,甚至掛河堤。
於是,面對比存款利息高了好幾倍,卻只有大澤本地人才可以享受的‘大澤醫療’、‘大澤養老’,所有人都積極繳納個人稅,為建設美麗大澤,也為了擁抱更好的明天,努力創收。
思索中。
計程車駛入機場路,直奔航空港。
大澤的規劃,全都在小地圖中完成。
所有道路橫平豎直,所有場地均是正方形或長方形。
即便有些機構用不了那麼大地皮,多出來的空地,也會填充花卉綠植、機械模型。
如此,地下通道和地下軌道車,也是橫平豎直,加上無十字路口設計,以及遍佈大澤的監控系統,便極大的節省了交通管理方面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