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唐騎 > 第二十七章 誘遷

第二十七章 誘遷 (第2/2頁)

天策軍軍中大將,從楊易到薛復到郭師庸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沙州之兵不耐遠征,而宜屯守,只是既要屯守,就得選在邊疆前線,瓜北卻是天策軍的大後方,將三萬人放在那裡純屬浪費,要將之解甲歸田又怕引起沙民的人心不穩,引起難以估量的後遺症——將沙民東遷,正是張邁一直想做而沒能做的事情,其中的好處哪裡還需要曹元忠來分析?

一直以來,張邁和鄭渭都覺得曹元忠、慕容歸盈這一派乃是遷徙沙民最大阻力的代表,沒想到這次曹元忠居然會主動來提出這個建議,所以一聽之下不由得重新打量起曹元忠來,心中已有了刮目相看之意。

“元忠,”張邁說道:“你這個建策甚有道理,我其實也早就準備了一十九個宜耕宜屯的地點,只是沙民對於東遷似乎很有牴觸,若只調軍人,不遷家眷,則士兵在這邊也難以有恆心,所以我一直沒有動手。不是不想動,而是不敢妄動。”

曹元忠道:“元帥,如果你信得過我,我想接手此事,盡我說能勸服他們。”

張邁一喜,道:“咱們既是朋友,又是親戚,有什麼信不過的?不過這可是個得罪人的活!你願意攬上身?”他是知道曹元忠本來就是沙州守舊派的代表,這件事情若是由他來做自然最為合適,只是張邁一直以為曹元忠等人不願意做這件事,因此這時聽他主動請纓不由得喜出望外。

曹元忠道:“我也沒有十足把握,但如果元帥授命,那我就盡力一試!只不過行事之際用什麼辦法,卻得請元帥容我便宜行事。”

“好!”張邁道:“只要你有這份心,這件事情我就全權交給你!回頭我就讓鄭渭將相關文書都移到你處,你放心大膽地去幹,萬一有什麼困難壓力,也有我幫你頂著。”

曹元忠大喜,領命去了,李臏目視他的背影,道:“元帥,他忽然有這樣的轉變,只怕不無私心。”

“誰沒有私心呢!我們也有啊!”張邁道:“有忠心而誤國也該殺,有私心而能利國,那不但是好事,而且應該鼓勵。我可從沒想過要天策軍人人都變成聖人,我只想著怎麼讓大家的利益方向能夠儘量一致,這樣大夥兒力往一處使,才是我們天策大唐興旺發達的最穩固的基石!”

————————————天策政權的辦事效率十分迅速,當天張邁就給了曹元忠正式任命,從這件大工程的人事任命權到安置的具體措施,全都由曹元忠接管。曹元忠便請以慕容騰為副手,在接到命令的同時卻提出了一個奇怪的要求:要張邁下令禁口,不許在場幾個知情的高層將此事洩露出去。

張邁雖然覺得這個要求有些古怪,卻還是答應了。

但曹元忠也沒有馬上命瓜北大營東遷,而是先從瓜北軍中抽出了曹氏、慕容氏、康氏及其姻親子弟共二千餘人,先一步東行,並將曹氏、慕容氏、康氏的神主牌都運往東方。

瓜北大營三萬大軍,眼看走了這兩千多人,誰不矚目?自然不免東打聽,西打聽,那三姓子弟原本都是都是得過囑咐,要他們“不得洩露秘密”,但要兩千多人都不多口,那哪裡有可能?不久“秘密”便洩露了出來:“原來”自福安公主生下麟兒,“國舅爺”曹元忠大見寵信,他在涼州相中了幾塊膏腴之地,便向元帥請求作為曹氏宗族的封地,元帥卻道天策軍自建軍以來未有這樣的規矩,但又卻不過“國舅爺”的麵皮,就許“國舅爺”從瓜北大營將其宗族調出,安置在昌松縣。

“說是去屯田,其實屯著屯著,幾年下來,那不就變成自己的基業了?那塊地皮啊,是國舅爺相準了,說到水土肥沃,沙州這邊的水田也沒得比!現在雖然還只是荒地,但只要開墾過後,將來就都是傳子傳孫的良田美宅了。”

“真有那麼好?”

“若不是這麼好,國舅爺能命人將大半宗族丁口都遷過去麼?慕容家、康家會跟著去搶?”

又有人道:“其實東邊肯定比這邊好,要不然當初張家也不會搶著去了。如今國舅爺也都舉家東遷,連家廟都搬過去了,那還有什麼好懷疑的?”

有道是:肥田不耕沒人要,瘦田耕開人人爭,“秘密”傳開以後,瓜北大營竟相鑽營,與三大家族有親的遍託關係,沒有親戚的花錢也爭著要往東邊來,免得吃虧。

曹元忠眼看時機已經成熟,這才下令,將瓜北大營的兵將分批調往東方,軍人先至,只一個月內便依地形入駐軍屯地點——雖只是十九片荒地,但都面積比他們在沙州老家的田畝多出數倍,張邁撥出來的這十九個軍屯地點,水土較之沙州本來勝出多多,所以沙州兵抵達之後盡皆歡喜,當初在沙州時任你怎麼說他們也不肯輕信,如今卻是眼見為實,看出在這邊開創基業確實比擠在沙州好,更有不少人當即催促沙州家屬變賣沙州瘠地,趕來相依。

原來沙州軍民在歸義軍麾下日久,已經養成了“不信官府訊息”的習性,當日張邁公開引沙民東遷無人願意,這時眼看張家、曹家、慕容家、康家、宋家、李家等大族先後向東,便人人都認為東方有利可圖!

民間的力量發動了起來,一時間遷徙之眾相接於途,這數萬沙民東遷起來可就比牧民北遷難得多了,當初牧民北遷,一月之中就大致安定,如今沙民東遷,費時三月也還沒完。

但前面三萬大軍已經分部各處,依著軍旅編制,聚攏為十九座農牧並舉的大小軍屯——此即郭威沿途所見者,預計在總體搬遷結束以後,將可能從沙州遷出**萬人口,都處於涼州、蘭州之間,也有部分被安排到了鄯州的交通幹道上。其中在金城的上下游更有兩座城寨依黃河而建,名曰小北城、小西城,都位於黃河西岸,與東岸的金城一起構成一個三角形。

後唐朝廷聞說果然大駭,李從珂下令邊境諸州都加派間諜偵察天策軍動向,李從珂本來以西面局勢稍緩,正要戮力於內政,這時又將原本收歸中央的部分錢糧發了下來,以作西北增防之用,至於本來就要進行的削藩之事也推遲了。

石敬瑭聽說此事之後也鬆了一口氣,天策軍只是執行了一項內政,但卻導致了後唐境內原本劍拔弩張的形勢竟因此緩和了下來。

慕容歸盈所定這條計謀,鄭渭、李臏等人洞若觀火,他們原也不是想不出這一招,只是這一招若由他們使出,怕就難以收到如今這般功效。

曹元忠在三萬沙州兵抵達之後,又親自下田野率領他們開墾荒地、重修水利設施,以圖趕在冬天到來之前播種,至此涼、蘭形勢一日好似一日,張邁見曹元忠果然辦成了這件大事,對他也更加信任,又升了他做上將軍以嘉獎他的大功。

張毅眼見曹慕康三姓宗族遍佈涼蘭,心中憂慮,與兩個兒子商議說:“沒想到曹元忠會來這一招,多半是慕容歸盈定的計策,這個小老兒好生厲害,這麼一來,涼州中樞便形勢大變,這三萬人平時務農,緩急之際又可為兵,曹元忠有了這三萬人做底子,往後說話的底氣就不同了!他曹家如今內有大公子做號召,外有沙系軍民做呼應,等到這幾萬人在涼蘭一帶站穩腳跟,只怕就連我們都得仰起鼻息行事了。”說著甚覺沮喪。

張中謀卻道:“爹爹,我卻覺得事情不至如此悲觀。元帥並非昏庸之主,如果曹氏勢力過大就有可能形成尾大不掉之患,那樣一來元帥為了要制衡他,必然會抑制曹氏而抬啟另外一派人馬,曹元忠雖然封了做上將軍,不過那只是為了安撫東遷的沙洲軍民,讓他們安心,說到軍功他根本沒法跟薛復相比,你看吧,我料定不久之後元帥多半就會升多一二位上將以作平衡。至於政務更是操在鄭渭手中,我們只要靠緊了這兩人就肯定沒事。”

張毅哼了一聲,道:“薛復的軍功雖高,鄭渭相權雖重,但終究是隨時能免職的外人,鬥不過的。若是郭洛在這裡或許還有得一拼,現在卻……”說著連連搖頭:“郭夫人至今沒為元帥生下一個孩子,就算是郭家,如今只怕也比不上了。”

父子正自商議,忽有急令從天策上將府傳出,要他們父子二人都趕過去商議大事。

張毅道:“現在都已經入夜了,什麼事情這麼急?”

傳令者道:“屬下不清楚,不過好像是北庭來的訊息!”

(未完待續)

最新小說: 奧特:數碼之心 麻將兄弟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天堂的末裔 王者超神的小兵 日向家的叛逆 王者大陸爭霸 神祗傳承與域外之敵 頂仙記 忍者記事 神奇寶貝之阿桂 尋親歷險記 用實況踢足球 神探蒲松齡:聶小倩 悲慘樂園 我的時空穿梭列表 夏油教主和他的惡毒繼姐 快穿之地府阿飄要修仙 快穿之女配她超會演 快穿之想在永珍界裡當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