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長孫無忌第一次見到陳魚。
果然是個十多歲的少年,個頭雖然高大壯實,但稚嫩的臉上仍舊有一抹稚氣。
偏生一雙眸子卻幽深沉著,透著一股與年輕不相稱的成熟與睿智。
即便如此,長孫無忌仍舊覺得驚訝。
畢竟小小年紀,竟然有在玄武門發動宮變的過人膽識與謀略,著實非同一般,異乎尋常。
如今得知動用刑徒在芳林門禦敵也是他的主意,再度為之驚。
如果說玄武門宮變是旁人借他之口,但薛萬徹攻擊秦王府是臨時之舉,刑徒禦敵芳林門完全是臨時應變。
不可能有人未卜先知,早有應對之策,所以……
了不得!
看著陳魚,長孫無忌心裡立即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他甚至心想,如果陳魚年歲大點,完全可以來秦王府做謀士。
位置完全可以在十八學士之上,將來甚至可以與自己,房玄齡、杜如晦不相上下……
陳魚怎麼也想不到,這位縱橫貞觀、永徽兩朝的權臣會對自己有如此高的評價。
他只是默默地打量著長孫無忌,畢竟這是未來的國舅爺,李世民最倚重的股肱之臣,老謀深深算的老狐狸,不可小覷。
“小子陳魚見過長孫先生。”
“嗯,你很好。”
長孫無忌輕輕點點頭,他很想問陳魚幾個問題,他有著與妹妹相似的疑惑。
但時間緊迫,另有要務在身,容不得他耽擱。
“王妃,安撫好府上眾人,準備一下,待會聖旨下來以後,你還得入宮一趟。”
聽到長孫無忌的叮囑,長孫氏輕輕點頭。
到底是大家閨秀,王府正妃,與生俱來就有母儀天下的潛質,很清楚自己目前和未來的職責,一點也不慌亂。
目送長孫無忌離開,陳魚大抵知道他要去幹什麼。
斬草除根!
薛萬徹、馮立能對秦王府動手,李世民又焉能放過東宮和齊府。
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有兒子,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他們的兒子無疑都是禍患,必須一個不留,還必須得快。
否則萬一李淵出面維護,或者有威望的朝臣,世家大族出面求情,事情可就難辦了。
不殺不放心,殺了少不得得罪人,還得落下殘暴之名。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與玄武門一樣,先斬後奏,速戰速決。
即便李淵傷心,朝臣憤慨,一切也都來不及,敢怒不敢言。
這種緊要之事,自然得由長孫無忌這等絕對親信去做,侯君集和獨孤彥雲是最好的執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