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他早就是李世民的人了。
否則也不至於在陳魚的事情上推出孫伏伽,反對東宮舉薦的鄭善果。
想到這裡,李淵僅存的一點奢望也蕩然無存。
宮禁被控,宰相都站在次子一邊,自己這個皇帝權威全無,自然也就沒有其他選擇。
李淵暗歎一聲:“善,此亦朕之心願。”
“聖人,東宮與齊府叛軍仍在作亂,懇請聖人頒詔,由秦王約束長安兵馬,整頓亂局,以安社稷。”
見李淵有所鬆動,尉遲恭立即請旨。
“理應如此。”
李淵別無選擇,唯有點頭應允。
隨後趕來的天策府司馬宇文士及立即擬寫聖旨,李淵看都沒看便吩咐符寶郎用印璽。
見宇文士及帶著聖旨離開,黃門侍郎裴寂有些慌了。
適才蕭瑀、陳叔達都已經明確表態支援秦王,唯獨自己什麼都沒說,事後秦王難免會對自己有所猜疑,甚至是記恨。
得罪了未來儲君,不…帝王,如何了得?
裴寂趕忙道:“聖人,東宮與齊府難免有些愚昧之將,恐一時難以領會聖意,負隅頑抗,為防萬一,臣請前去勸導。”
“好吧!”
李淵沒有阻攔,頃刻之間,宰相們紛紛向次子示好,自己這個高高在上的皇帝,陡然間好像成了空架子。
地位、權威,甚至是皇位,恐怕都保不住了,這一切偏生還是被兒子用暴力奪走,李淵心裡當真不是滋味。
尉遲恭也默許了裴寂的做法,這個時候,安撫人心,恢復秩序才是關鍵,宰相出面效果無疑更好。
……
卻說東宮與齊王府兵馬匆忙進攻秦王府。
前鋒少許兵馬到達,但薛萬徹、馮立等人率領的主力卻在芳林門被阻截。
他們萬萬沒想到,這裡竟然湧出了千餘刑徒。
一個個衣衫襤褸,卻都是正經的亡命之徒,被開釋並得到刑部尚書高士廉許諾之後,全都手持兵刃前來玩命。
他們並不知發生何事,只知道今日只要拼殺出戰,所有罪過就可以既往不咎,一筆勾銷。
對於大部分死罪難逃的刑徒而言,無疑有著莫大吸引力,左右是個死,還不如搏一把。
於是乎,芳林門前血流成河。
刑徒死傷不在少數,最後實在頂不住戰力強勁的東宮六率和齊王府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