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達和閻立德走了。
臨走之時,陳家小院外圍了一大片人。
宰相光臨,朝廷旌表,這是平民之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陳魚,太榮耀了。
魚哥兒太厲害!
鄉鄰們一片讚譽之聲,眼中滿是羨慕與崇拜。
長輩人老懷大慰,暗自慶幸當年接納了逃難而來的陳、許兩家。
居安裡出了這等少年英才,往後定會興旺。
在為人父母者眼中,陳魚立即成了“別人家孩子”,成為全村孩童的榜樣。
一群自小與陳魚一起玩耍的夥伴,則是滿心疑惑,呆頭呆腦的小魚兒怎麼突然變得如此聰明?
他還是原來的小魚兒嗎?
難不成真像里正說的那樣,遇到山神點撥了?
村裡心有疑惑者不在少數,但在現有和未來可期的利益面前,這些全都變得不重要。
閻立德臨走時表示,將作府要在關中推行火炕之法,熟悉修造的居安裡村民理所當然被徵調。
抵消勞役,發給工錢。
村裡的老少爺們聞言,驚喜不已。
這幾年勞役繁重,許多修橋修堤的活又累又苦,有的甚至寒冬下水。
相比之下,壘炕改灶,簡單便捷,輕車熟路,還有工錢可拿。
更讓他們激動的事情還在後面,陳魚竟要將豆製品秘方分享給全村。
往後會在村裡建個豆腐作坊,全村的女人們也不會閒著,也將有錢可掙。
當里正老根公佈這個訊息後,整個居安裡沸騰了。
其實陳魚自己建個作坊,招募做工他們也萬分樂意,哪曾想過直接成為股東。
不過也有個好處,成為股東後就有了主人翁意識。
全村上下立即達成一致,決不外洩作坊內的秘密。
尤其是各家各戶的小媳婦,被嚴厲警告,回孃家時膽敢洩露分毫,休妻驅趕,甚至是沉塘。
還有各家待字閨中,將要外嫁的姑娘,都被禁止進入作坊。
陳魚覺得沒必要,點豆腐、發豆芽,技術含量十分有限,就不可能成為壟斷行業。
奈何村民們不以為然,將其視作養家餬口,發家致富的金疙瘩,堅持如此,陳魚也無可奈何。
常四爺的態度謙遜了許多,原本心中盤算的一些多佔利的想法,已經蕩然無存。
並再三表示,往後儘量給居安裡出產蔬菜高價,愉快合作云云。
周發奎再也沒提買秘方的事情,並誠懇向陳魚道歉。
“小郎君,請恕老夫有眼不識泰山,冒犯之處還望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