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掌握更高的科技,讓我們在很多領域重回第一。”
“讓阿邁瑞肯重新偉大!”
挑戰者的論調獲得了資本的認可。
很多企業資本都傾向於更加開放的策略,他們才能夠去種花家進行投資,才能夠和種花家的機構有更多的合作。
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獲得更多更好的材料,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現在受限於策略規定,他們無法進行更開放的合作,獲取高階材料方面就受到了影響。
這方面最受影響的就是那些製造行業的大型集團公司,沒有最頂尖一階材料的支援,有些大企業的產品完全沒有吸引力,有些甚至瀕臨破產。
挑戰者也不斷攻擊著格魯姆湖計劃,格魯姆湖計劃初始資金就高達550億美元,後續追加130億美元,總計投入金額高達680億美元。
這絕對是史上最瘋狂,最龐大的科研支援計劃,結果帶來了什麼呢?
什麼也沒有。
一些學術領域的小成果,根本沒有說服力,最根本的是他們的技術,無法運用於生產一些材料。
科羅特詹姆斯,作為格魯姆湖計劃的負責人,自然就成為了輿論焦點之一。
學術圈認可科羅特詹姆斯的能力,但根本沒有多大意義,因為成果是要進行對比的,而格魯姆湖計劃對比的物件是反重力中心。
反重力中心拿出的成果太多了,還以技術支援建立了湮滅科技公司。
現在湮滅科技公司成為了全球最有影響力、最賺錢的公司。
這怎麼比?
在科技議題上,一號決策人佔據絕對的劣勢,但他又不得不保住科羅特詹姆斯,就像是挑戰者的說法,他再任給予了科羅特詹姆斯最大的支援,放棄科羅特詹姆斯就等同於承認失敗。
支援率處在下方的情況下,承認失敗自然就沒有任何機會了。
這種背景下,科羅特詹姆斯的心態倒是很好,他每天甚至有心情調侃一下自己的女秘書。
當然,女秘書也不是好惹的,他直接把詹姆斯舉報了。
然後詹姆斯很鬱悶的接受了調查,並被能源部的人事科警告,不要再做任何出格的事情。
這並不影響詹姆斯的好心情。
他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看新聞,關注一下競選相關的科技議題,尤其是和格魯姆湖計劃相關的資訊。
他在等機會。
女秘書瑪利亞對詹姆斯也很好奇,她對詹姆斯某些行為感到噁心,卻不明白為什麼如此高壓的輿論環境下,詹姆斯每天還樂呵呵的坐在辦公室裡,好像沒有受到一點影響。
瑪利亞最終沒忍住,還是問出了‘為什麼’。
詹姆斯頓時變得嚴肅,他很認真的說道,“不管他們說什麼,都影響不到我。”
“我是一名科學家,我的工作就是帶領團隊做研究。”
“對我來說,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在研究領域取得突破,相比來說,那些汙衊、那些不認可,又算的了什麼呢?”
瑪利亞做了幾個月秘書工作,她對詹姆斯說的話,連一個單詞都不相信。
但是,她又想不到原因。
她更好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