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導材料工業公司公佈的常溫反重力材料以及技術,大大提升了《格魯姆湖計劃》主核心團隊的信心。
之前他們內部還是存在爭議的。
有一些學者支援把重心放在其他領域上,比如,延續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方向繼續研究。
這個方向非常的穩定,一步步的做研究最少能有進步。
但是常溫反重力公開以後,好多學者的想法也有了變化,他們都認為是選對了方向。
實際上,影響決策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經費,一個是競爭壓力。
如果計劃有足夠多的經費支援,他們就能夠在多方向進行研究,穩定進步的方向肯定是不會放棄的。
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他們就只能選擇一個主方向。
另外就是競爭壓力。
王浩團隊帶來的競爭壓力實在太大了。
作為國際科技領域百年來的霸主,在全新的科技領域落後於人,帶來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他們自然希望能夠快速的趕超。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研究方向確實很穩健,只要進行不斷的投入就會有成果收穫,但進展速度也是可以預期的。
以這個方向作為主研究,想要趕超王浩團隊的技術,最少也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
這是有些人不能接受的。
五年實在是太長了。
加莫夫沙普利的發言很得人心,“王浩團隊的研究都沒有花費五年,而我們要追趕卻要用五年時間?”
“為什麼呢?”
“這隻能說明我們走錯了方向!”
現在加莫夫沙普利獲得的支援就更多了。
《格魯姆湖計劃》才剛剛開始實行,但一些合作實驗室已經提交了實驗報告,他們發現升階元素,能有效提升製造反重力場的溫度閾值。
這很重要。
強湮滅力場的製造之所以選擇高壓混合材料,就是因為高壓混合材料在臨近超導狀態就能夠激發反重力場。
如果是在超導狀態激發反重力場,那麼疊加後就只能有少量的磁化效果,而不能生成強湮滅力場。
這是被實驗證實的。
最開始研究反重力技術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就有很多的實驗資料,他們就以疊加立場的方式製造出了裝置。
當時,他們掌握的反重力技術,能製造強度在60%以上的場力。
做個簡單的計算,60%乘以2就是120%,已經達到了激發生成強湮滅力場的臨界線100%。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四重疊加力場裝置,每一臺裝置製造的反重力場強度為28.8%,四重疊加也只有115.2%。
115.2%的疊加總強度,就製造出了強度在4.0左右的強湮滅力場。
現在升級元素能夠在達到超導狀態前激發反重力場,就有了高壓混合材料的反重力特性,自然被認為就能頂替高壓混合材料。
加莫夫沙普利也馬上做出新的決策購買清單中增加了超導材料工業公司的反重力新材料cwf018。
超導材料工業公司對外宣稱,要讓更多的普通機構有能力研究反重力場,cwf018的售價自然並不昂貴。
以cwf018製造單個反重力場,差不多隻需要200萬美元左右。
這已經是很平民了。
格魯姆湖計劃研究組織自然很不一般,他們可不只是使用cwf018製造反重力場,而是想透過對cwf018的研究,來製造出全新的升階反重力材料。
研究組織商議購買量時,直接就填上了百份材料數額。
一百份,也就是兩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