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危險最大的時候。”
“應急系統測試是風險最高的,測試要掐斷電力供給,光壓發動機會在一瞬間功率大大降低。”
“如果出現了問題,發動機很可能砸在支撐杆上,會把支撐杆的固定裝置砸壞,甚至有可能直接砸在地面上……”
向乾生的解釋把朱老師嚇得直冒冷汗。
他又開始擔心了。
雖然光壓發動機已經接近降落,不會造成對其他位置大的破壞,也就不會造成大規模的事故,但光壓發動機本身的損壞也會是重大損失。
這個大塊頭可是花了1000多億,還包含著很多科學工作者無數人的心血。
朱老師知道自己阻止不了,也只能默默祈禱測試能夠順利進行,“千萬不要出問題啊!”
“肯定不會有問題!”
“一切都會很順利,王院士都不擔心,不過……他當然不擔心,反正追責也追不到他的頭上。”
朱老師鬱悶的有點想哭,為什麼和自己幾乎沒有關係的研究,出現問題會追究到自己的頭上?
這不公平!
“看來,應該考慮提前退休了,下面還有太空測試,我都這把年紀了,可禁不住這麼大的驚嚇!”
此時此刻,各個電視臺直播畫面都指向了光壓發動機,他們距離三十公里左右,在山坡的視角上還能看到圓球的一半,也知道發動機正在降落。
現在發動機電路的速度非常緩慢,攝像機鏡頭下幾乎動也不動一下。
但每個人都知道,降落是很危險的。
降落往往比起飛要危險的多,因為起飛就只是飛起來,空氣不會給飛行器帶來什麼碰撞,但是降落很可能會發生碰撞,很多的航空災難都是在降落過程中發生的,尤其是飛行器著陸的一刻,危險係數就更高。
更不用說,眼前的大傢伙了。
這個過萬噸的大傢伙,著陸過程中只要發生一點點碰撞,都會造成巨大的損失,甚至有可能帶來巨大的事故。
與此同時,發動機正準備進行應急測試。
發動機懸浮在支撐杆上方30米左右,就像是向乾生的解釋,發動機內部會斷開光能磁化供電系統,應急系統則會調配讓超導電池支援供電。
電力供給的轉變,會讓電力供給出現瞬間的不穩定,導致一瞬間發生功率下降的情況。
這就是危險之處。
如果測試過程中出現了問題,發動機距離支撐杆三十米,下落到支撐位置可能會在慣性和巨大重量下砸到地面,但不會造成太大的災難,當然支撐杆包括凹面反射鏡外層碰撞的地方,發生裝置損壞是避免不了的。
控制室。
朱啟強收到了資料,隨後報告說,“發動機距離支撐杆32米,目前執行平穩。”
王浩問道,“張偉怎麼樣?”
“接通艙室!”朱啟強喊了一聲,隨後語音連線到了發動機上方的艙室內。
張偉立刻大聲說道,“報告,一切正常!張偉已經做好準備!”
他知道下一步測試內容。
這一時刻對他來說也是非常危險的,應急性出現問題的危險性倒是不大,因為即便發生了下墜碰撞的情況,艙體在發動機最上方,還是能保證安全的。
最怕的就是發生大事故,比如,爆炸。
如果發生了爆炸,上方的艙體也被波及到,那麼他連逃離的機會都沒有,即便是彈射座椅也沒意義了,高壓發動機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地面到處都是高溫,被彈射出去肯定會被高溫波及,還不如留在艙體內,也許運氣好就會躲過一劫。
當然,那也是極為特殊的情況。
王浩聽到張偉的回答以後,就點頭吩咐道,“開始吧!”
操作人員已經準備好了,他馬上就拉下了應急測試的拉桿,拉桿兒被拉下以後,發動機收到了控制資訊,功能磁化發電裝置瞬時被切斷了光源,發電裝置瞬時供給電能歸零。
這不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是模擬遭到破壞或是出現重大故障,直接性的切斷了電能供給。
當電能供給歸零以後,應急體系瞬時開啟,超導電池則被分配增大輸出功率。
在電力供給轉換的瞬間,內部就出現了電力供給的斷層,斷層並不是說完全沒有電力供給,而是電力供給大大的降低,然後再恢復正常態的一個過程。
那一瞬間,發動機很明顯發生了震顫,隨後甚至有直接墜落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