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室。
朱啟強報告說道,“高度10300米,速度每秒207米,加速度趨近於0,已經非常平穩。”
王浩聽罷點點頭,“兩百米,也差不多了。”
光壓發動機每秒兩百米的速度已經很快了,他們的測試最高速度是每秒鐘300米,但只是橫向飛行的速度,垂直上升階段最高速度就是210米。
這個速度並不快,只是和民航飛機相當而已,但考慮處在垂直上升的過程中,也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光壓發動機已經處在萬米高空。
從正常起飛一直到現在,實際上,也只有不到五分鐘而已,五分鐘的時間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但光壓發動機如此大的塊頭,能夠在五分鐘上升超過萬米高空,也能給人足夠震撼的感覺了。
觀看測試直播的人,都還在談論的‘大亮點’問題,從地面直播的視角來看,光壓發動機已經變成了大亮點,天空中就像多出了一個太陽,讓人感到非常震撼。
控制室內的人員可沒心情感嘆什麼大亮點,又或者是拿光壓發動機和太陽去做對比,他們每個人都精神緊繃著,仔細檢視著電腦中的資料、畫面,唯恐上升過程中出現什麼問題。
當發動機上升超過一萬兩千米,監測人員彙報就確定要開始進行減速。
減速,也就是降低功率。
降低功率,就是降低光壓推力,那麼在地球引力的拉扯之下,光壓發動機上升的速度就會降低。
在控制系統的功率調配之下,內部程式一直在不斷做計算,只是功率控制牽扯的因素,就包括速度、高度帶來的空氣密度變化、時刻變化的引力等等。
如此多的因素牽扯在一起,自然就會有非常複雜的計算,控制系統需要快速計算出結果,並及時對於中子通道的寬度進行微調。
這樣才能保證發動機穩定的加速或減速。
在不斷減速的過程中,光壓發動機一口氣上升到了兩萬米高空,速度也慢慢的歸零,就平穩的懸浮在高空中。
這時,地面依舊能很清晰的看到亮點,只不過因為發動機高度的變化導致亮點變小了而已。
“現在看過去好像比太陽小了。”
“應該是高度的關係,剛才上升階段高度低,現在有多高了?”
主持人也適當的介紹道,“航天飛船工業公司公開的測試資料上顯示,光壓發動機會上升到超過一萬米,但具體會上升到多高,並沒有詳細的介紹。”
“不過我們的衛星計算顯示,現在光壓發動機的高度在兩萬米左右……”
主控制裡。
朱老師得知上升階段結束,光壓發動機正在高空懸浮,也輕呼了一口氣,他馬上問下向乾生,“下一步測試是什麼?”
“橫向飛行!”
向乾生馬上說道。
“有風險嗎?”朱老師有些擔心的追問了一句。
向乾生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既然是做測試肯定是存在危險,他可不敢百分百保證會成功,最後也只能說道,“下一步要進行很多的測試,我們還是很有信心。”
下一步是進行橫向飛行。
光壓發動機在高空的飛行和宇宙中是不一樣的,宇宙中沒有大引力存在,發動機就可以直接旋轉90度,讓主噴口處在行駛方向的對向,就能最大化加速飛行能力。
現在的環境只是高空,而不是太空,高空會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
為了保證光壓發動機執行平穩,其主噴口還是要正對地面,才能保證發動機平穩的在同一高度上橫向飛行,那麼加速所用就是邊側中央的幾個小型激發推進器了。
小型推進器,功率相對是比較低的。
單向的小型推進器只能夠讓光壓發動機每秒最高八米的加速,現在的測試不可能開啟高功率,發動機進行橫向飛行時,加速度每秒也只有三米。
同時,發動機的速度越快,受到的空氣阻力就會越大,加速度就會越小,直到小型激發噴口推力和空氣阻力達到平衡。
“這時,發動機速度大概是每秒140到160米。”
“我們在速度平穩以後還會增大推力再進行加速,讓發動機的速度最高達到每秒鐘300米。”
“這已經是現階段最高速度了。”
“如果再高,就會產生音爆,可能會對發動機造成很大的影響。”
朱老師點頭說道,“確實,安全最重要,出現音爆太危險了。”
這主要是因為光壓發動機是個大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