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種花家有什麼底氣,敢於開啟如此重大的研究?
比如,其中的湮滅力場技術有多高階?
等等。
這些都是不知道的。
情報中心得到的新訊息是,核聚變工程基地的主實驗裝置,內部正持續進行高熱反應。
這一條情報來源於衛星中心。
透過多種型別衛星拍攝的畫面,他們確定主實驗裝置正對外持續釋放熱量,衛星中心的負責人報告說,“外層溫度最高能達到一千攝氏度。”
“這是我們透過多種影象,包括紅外線影象、熱輻射影象確定下來的。”
這條情報上傳以後,有專業人士就確定,核聚變主裝置是正在持續進行高熱反應。
“那可能是核裂變反應堆,也不排除是持續的核聚變。”
“這個型別的影象和強湮滅力場裝置的反應很相似,但外層溫度要高的多。”
“這裡說的外層,是強湮滅力場的外層。強湮滅力場會湮滅能量,內部是拍攝不到的……”
“持續性的高熱輻射,就代表內部持續進行反應,最高能達到1000攝氏度,很不可思議。”
“據我所知,1000攝氏度足以融化庫博團隊的外層磁場裝置……”
“所以,我們分析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就是裝置內部內建了核裂變反應堆,反應堆的強度很高。”
“這很好理解,因為他們有更好的材料,更高階的湮滅力場技術,自然比庫博團隊的裝置強的多。”
“另一種可能,就是他們成功了。”
‘成功’,自然就意味著內部是核聚變反應。
阿邁瑞肯的決策層也只是聽一下報告,他們寧願相信前一條,也不敢相信後一條。
控制核聚變?
別開玩笑了!
針對這個問題,他們討論了很久也沒有結果,在和情報部門負責人談了一下後,他們倒是更加確定另一條訊息
核聚變工程用的是氘氘聚變,而且很大可能是常規氘氘聚變。
問題來了——
他們怎麼實現的點火?
當問題提出來以後,很快就有學者想到了強湮滅力場,但他們無法想象如何在湮滅力場裝置上進行氘氘聚變。
那不是實驗,是自殺!
最後,阿邁瑞肯決策層還是派出官員,去專門到格魯姆湖計劃專案基地詢問恩波利庫博。
……
格魯姆湖計劃專案基地。
中心實驗組的研究人員們,正帶著激動和期待的心情準備著新的實驗。
恩波利庫博也在實驗間外部,圍著大型裝置轉來轉去著,滿眼都是驚歎和喜悅。
他們的研究有了新發現,而且是非常驚奇的發現。
“這個發現能讓我們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恩波利庫博非常確定的說道,“但到時候,成功給誰?科羅特,肯定有你一個,你考慮考慮,要不要也帶上我?我可是專案組負責人。”
“……”
科羅特詹姆斯用力扯了扯嘴角,臉上表現出一副很無奈的神色,他們在實驗的過程中,發現把外層磁場開一個小口時,內部強湮滅力場會突然性的激發出去。
那就好像發射了一條黑色的射線,只不過持續時間太過於短暫,如果不是特別注意,根本就看不到。
問題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