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反應實驗的點火階段,一切都順利進行,也就代表點火階段取得了成功。
實驗度過了最危險的時刻。
很多參與實驗的人員已經忍不住開始慶祝了,他們都很清楚實驗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因為持續反應需要維持很長時間,一天、兩天,一週、兩週,甚至一個月、兩個月。
這一個持續性的實驗。
但是,他們還是忍不住激動的情緒,因為實驗最有難度的就是初期的點火,點火階段也是整個工程難度最高的。
如果可控核聚變實驗總難度設定為100,持續反應的點火階段就佔據了50,其他所有加在一起也只有50。
之前工程都已經做過好多次實驗,到現在可以說已經完成了90%,剩餘的10%就是維持住反應,並沒有不可突破的技術難關。
某種程度上來說,實驗已經取得了成功。
工程組自然都非常的興奮。
王浩也第一時間得到了訊息,他忍不住狠狠的攥起了拳頭,並高高舉向天空揮舞著,還和旁邊的人擁抱在一起。
他確實有理由高興。
王浩是核聚變工程專案的總負責人,另外,更重要的是,核聚變工程是集大成於一體的研究,其中包含了湮滅力場技術、超導技術以及新型材料的應用。
在此技術上進行的嚴密設計論證,也都是他一手主導完成的。
這個超大工程的專案,從最開始就打上了他的標籤。
任何人想到可控核聚變的研究,都能夠想到王浩本人,而眼前取得的成功自然令他非常興奮。
王浩和其他人一起慶祝以後,還得繼續關注實驗情況,一直等到第三天上午,他召集其他人員開了個階段會議。
雖然只是實驗中途的會議,但每個人都知道實驗取得了成功,他們非常確定這一點,即便是裝置再發生什麼問題,只要不會造成巨大的事故,都不會影響成功的結果。
畢竟,他們只是進行實驗,而不是製造什麼複雜裝置。
會議上。
王浩認真的談起了安全問題,“我知道大家都很興奮、都很開心,但是後續的安全問題還是要注意的。”
“只要裝置內部還在進行反應,就肯定要注意安全問題。”
“如果裝置出現了隱患,或者內部反應控制不住,一定要第一時間啟動終止程式。”
在強調了安全問題以後,王浩說起了眾人都關心的內容,“各個小組可以開始準備論文和報告了。”
“當然,正式提交要在實驗結束以後。”
“大概一個月吧。”
“現在可以提前準備了。”
當參與一個重大工程研究專案時,每個研究人員都會重視論文和報告問題,那就代表他們的研究成果和對專案的貢獻。
這就等於是表功環節。
當然,核聚變相關的論文不會對外發布,就只是提價對內的論文,報告則是談起各個小組的研究、技術創新、工程參與內容等等,‘表功’的意義相對更大一些。
每個人都會關心論文和報告。
現在的論文和報告內容,直接關係到他們個人的‘功勞’,而核聚變專案非常的重大,像是湯建軍、王燁等負責人,以此拿到個最高等級的勳章,都完全沒有問題。
如此重大的專案,絕對可比兩彈一星,甚至還隱隱超越了。
掌握控制核聚變技術,代表著未來的無限潛力。
……
地球的另一邊。
阿邁瑞肯的情報系統確實很厲害,他們一直以來對於核聚變工程非常的關注。
很多人不相信核聚變能取得成功,但擺在明面上有很多的問題。
比如,核聚變工程隱含著什麼未知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