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掌握的技術,最高能製造超過8倍率的強湮滅力場,而他們拿出的裝置,常規就能製造接近6倍率的力場,新增磁場干涉以及內建核反應堆後,甚至能製造7倍率的力場。
相比‘8倍率’,‘7倍率’不就是前一代裝置嗎?
“如果能拿到這一臺裝置,我們就能掌握更高階的技術,7倍率已經超過鐵元素升階的臨界值。”
“另外,我們還能從裝置中,研究出一些關鍵資訊,比如,王浩團隊的新一代裝置相關的技術……”
“這是非常重要的!”
談判團隊有著必須拿下裝置的決心,他們也被賦予了很高的許可權,也確實很有誠意進行技術合作商談。
雙方談判進行了兩個星期,就已經在基礎合作上達成了一致。
合作的大體內容就是,種花家用疊加力場的‘高階裝置’,交換幾種禁售的高精度裝置,還包括兩臺非常先進的高階車床。
同時,還有一些禁售的高階材料。
等等。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內部也有了動作,他們可不想爭取來的‘高階裝置’,被完全沒有底線的庫博等人剽竊走。
但他們沒有辦法直接踢開阿邁瑞肯,畢竟阿邁瑞肯名義上是組織的重要參與國。
比爾布萊恩和其他組織負責人,就決定不讓庫博等人參與相關的工作,甚至是日常的實驗、裝置維護工作。
庫博等人被‘閒置’了。
同時,一些參與國家和機構代表,也呼籲要把‘不交錢’的阿邁瑞肯踢出組織。
這些聲音有很多,甚至已經蔓延到媒體輿論。
布萊恩都公開站出來,接受採訪表示說,“他們要麼繼續履行合約,補足支援組織的資金,要麼就開放格魯姆湖計劃。”
“否則,就離開!”
其實布萊恩也只是口頭上呼籲一下,想把阿邁瑞肯踢出組織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必須大部分參與國家和機構同意,並召開相關的會議才可以。
但是,影響還是有的。
阿邁瑞肯已經把強湮滅力場技術相關研究,都劃給了格魯姆湖計劃專案組,即便是對湮滅組織的支援,使用的也是格魯姆湖計劃的儲備資金。
這樣的輿論氛圍下,格魯姆湖計劃專案組就變得非常尷尬和被動,他們肯定是不願意繼續投入的。
那可是最低40億美元的大手筆。
他們的重心在自己的專案上,40億美元花在新裝置上不心疼,但花在支援湮滅組織就不一樣了。
湮滅組織就只是備選而已。
格魯姆湖計劃專案組在乎的不是輿論,而是接下來的選擇,他們當然知道湮滅組織的動向,知道他們成功談下了和種花家的合作,甚至知道買下的‘高階裝置’的具體效能資訊。
常規制造5.8倍率強湮滅力場!
這就讓相關的決策層陷入兩難的境地,因為他們要製造的新裝置,理論上常規場力只有5.5倍率左右。
新裝置的製造已經投入了超過60億美元,後續還要繼續投入,預估最低也會達到80億美元。
這樣製造出來的新裝置,趕不上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第三代’裝置。
到時候,他們就又成了‘倒數第一’。
如果暫停新裝置的製造,支援湮滅組織一起進行研究,時間又不知道拖延到什麼時候,而且支援湮滅組織要投入超過40億美元。
格魯姆湖計劃的資金是有限的。
“到底要怎麼做?”羅納德諾蘭想著頭都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