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姆湖計劃籌集了550億美元,是世界最龐大的科研計劃之一,都可以和阿波羅登月計劃相媲美。
從花費資金的速度來說,計劃已經遠超歷史上其他的科研專案。
一直到現在為止,格魯姆湖計劃都非常失敗,他們已經花掉了超過一半以上的資金,結果連強湮滅力場都沒能製造出來。
究其原因,還是中途有過一次方向調整。
最初計劃是研究升階超導材料,來支援製造高階強湮滅力場,後來長時間沒有成果就改變了計劃,但最初的方向已經花掉了很多資金。
羅納德諾蘭擔任專案負責人以後,就決定採用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技術,把強湮滅力場製造出來,再去進行後續的研究。
雖然只是照抄湮滅組織的技術,但他們還是在設計上有一定的改進,再加上掌握著最先進的核反應堆控制技術,他們有信心能夠製造出比湮滅組織‘二代’更好的裝置。
那應該叫做‘2.5代’裝置。
只要裝置效能上趕超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並能看到‘追趕’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的希望,他們就能獲得更多的支援。
到時候,計劃可以算是‘成功了一半’。
這不僅僅是科研目標,而且已經成為了政治目標。
湮滅力場技術影響力太大,已經覆蓋了航空、材料、高階裝置等多個大領域,直接影響到了未來的經濟。
很多民眾都知道湮滅力場技術的重要性。
如果能掌握湮滅力場方向上的最高階技術,阿邁瑞肯就能繼續保持科技優勢,而現階段,他們在湮滅科技領域處在絕對的劣勢,直接影響就是有很多資金流入了種花家,就連他們也不得不掏出很多資金,去購買種花家制造的新材料。
當科技研發影響到了利益,就已經不僅僅是科技問題了。
所以格魯姆湖計劃非常受到關注。
如果花費大筆資金製造的裝置還趕不上國際湮滅理論組織,格魯姆湖計劃可以說就是失敗了。
到時候,必然會有人為此負責。
羅納德諾蘭相信自己會成為‘負責的人’之一,但其他人也不可能獨善其身、不受影響。
比如,一些決策層的人物。
他們極力支援格魯姆湖計劃,最終計劃失敗肯定會影響到他們個人以及團體的支援度。
辦公室裡
羅納德諾蘭認真思考起來。
他分析了現在的情況,發現自己已經進入了死衚衕,前面和兩側都沒有路可走。
現在新裝置製造已經停不下來了。
即便是繼續支援湮滅組織,再付出40億美元的代價並加入研究,研究出其中的技術,再去研究製造新裝置又需要一年時間。
一年,肯定是等不了的。
“如果依靠研究湮滅組織從種花家買到的裝置,再去進行新裝置的製造,這個專案大機率會讓庫博負責。”
“庫博,一直都在湮滅組織,也有足夠的威望。”
“現在製造的裝置也只能當做低端的實驗機,製造的場力強度最高也只能達到6.5倍率……”
“6.5倍率、7倍率。”
“相差只有0.5倍率啊……”
羅納德諾蘭長長嘆了口氣。
外界都認為新裝置可能製造出七倍率的強湮滅力場,實際上,那就只是一個誇張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