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笑著搖了搖頭。
劉雲利的做法聽起來像是在騙小孩子,小孩子不知道手裡東西的價值,可能用一塊兒糖就能‘騙’走。
當然,他不反對這種做法。
這就是掌握高階理論技術帶來的優勢。
過去很多年時間裡,國內掌握的寶貴資源,也是被國外這麼‘騙’走的。
比如,稀土。
最初,稀土的售賣都可以用‘半買半送’來形容,因為國內沒有使用稀土的技術,也不瞭解稀土蘊含的高價值。
當有國外公司開價的時候,就大批次直接售賣掉了。
兩人談了下格魯姆湖計劃的報道,又說起了最近的研究問題,劉雲利負責的研究方向很多,其中就包括‘扇形F射線激發技術’。
“三次,都失敗了。”
劉雲利鬱悶的搖頭,“我們開啟了兩個臨近的埠,結果只是有力場被擠壓逸出。”
“還是磁場和能量的問題。”
王浩想了一下說道,“不止是內建能量強度不夠,內部螺旋磁場也要重新進行論證、設計。”
“兩個埠,和一個埠是不一樣的。”
“開啟了兩個埠,邊緣磁場就不再是圓形分佈,可能會產生倒置、重複問題,浪費了大部分場力……”
他仔細分析了一下,隨後搖頭道,“還是先進行這個實驗,只有內建核聚變支援,能量才會充足。”
“到時候,可以慢慢去論證。”
現在的f射線激發實驗才是最重要的。
實驗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主要就是對於裝置的檢測,必須要保證實驗開始前,各部分都穩定的執行。
這主要還是因為內建的是核反應堆。
只要有裝置出現一點兒差錯,可能就會導致巨大的實驗事故發生,激發f射線前就必須保證穩定。
當最後一次檢測結束,相關人員彙報了資料,激發實驗就正式開始了。
好多參與實驗的人都表現的非常激動,因為他們知道馬上就會激發出高強度的f射線。
那肯定會有很多收穫。
王浩並不直接參與到實驗中,他只是留在主實驗基地裡,等待相關人員彙報成果。
他是坐在一個電腦前,看著實驗裝置的監控畫面。
一切都很順利。
當廖建國喊出‘開啟發射口’後,等待了大概有三秒鐘,就明顯看到監控畫面中出現了一道黑光。
“成功了。”
王浩很平澹的自語了一句。
很快就有人帶著激動彙報說道,“王院士,成功了,我們釋放出了F射線,即時測定持續時間為0.913秒!”
“直徑1.17厘米。”
“釋放口射線強度超出測定範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