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百川的實驗大獲成功。
這對於核聚變論證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和價值,他們的實驗證明了氘氘反應的可行性,就同時解決了兩個論證問題。
一個是點火,一個是材料。
雖然最初的想法就是這樣,但技術論證不能憑空想象,一切還是要以實驗為基礎。
王浩也對於核聚變的研究充滿了期待,“論證,估計要半年以上吧。”
“再投入到設計、製造,以及後期的除錯……一年,大機率完不成,兩年……可能吧?”
他有些不確定。
當王浩正陷入思考的時候,辦公室的門忽然被敲響了,他抬起頭輕聲說道,“進!”
找過來的是何毅。
何毅和王浩打了聲招呼,走過來把平板電腦放在桌上,說道,“看看這個,對我們會不會有影響?”
王浩帶著疑惑看了起來。
那是《前沿物理雜誌》新一期內容,上面是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最新研究,他們利用對強湮滅力場進行磁干涉的研究,成功製造出脫離場力之外的圓柱形強湮滅力場。
研究報道上還有一張照片,可以清晰的看到圓形灰暗空間外,多出個很突兀的圓柱形灰暗地帶。
整體來看,就像是多了個把手一樣。
報道上還出現了尤拉尹諾沃提尼,他針對最新發現介紹道,“強湮滅力場會被磁場定向排斥。”
“這是磁場對強湮滅力場影響的特殊現象,我們稱之為‘磁干涉’。我們一直在對於磁干涉現象進行研究。”
“在經歷了無數次的論證以及實驗後,我們成功讓強湮滅力場脫離原本的場力範圍,並發現它會以固定平面向外延伸……”
“同時,我們測定場力強度也略有增加……”
“我們在討論後都認為這個發現非常的重要,一則關係到強湮滅力場的特殊性質,二則可能和材料製造技術有關。”
尤拉尹諾沃提尼沒有提到湮滅科技公司,只是說起磁干涉製造外在場力,‘可能’和材料製造技術有關,但看到研究報道以後,就很能直接想到磁化材料的製造問題。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製造出來的強湮滅力場,就只是急於疊加力場技術下的強湮滅力場薄層。
薄層,磁化效應自然很差。
如果是讓材料透過強湮滅力場薄層,就不可能實現材料整體的完全磁化。
湮滅科技公司掌握的磁化材料製造技術,讓從事強湮滅力場方向研究的學者感到不可思議,他們不明白如何透過場力薄層,來大規模的製造磁化材料。
現在……
尤拉尹諾沃提尼自認為理解了磁化材料的製造技術。
透過磁干涉的方式製造出外在的範圍性強湮滅力場,自然就可用於大規模磁化材料的製造。
王浩看著報道感覺有些好笑,“他們的想法好像和我們不一樣。當我們製造出這種圓柱形的外在磁場,想到的是怎麼去繼續延伸。”
“而他們想到的是……磁化材料製造?”
何毅道,“可能是因為湮滅科技公司吧,他們當然希望能夠製造出高強度的磁化材料。”
“也對……”
王浩點頭道,“如果他們能把場力提升到7倍率以上,利用這項技術確實能實現材料製造,製造一階鐵不是問題。”
“是啊。”
何毅點頭問道,“對我們有沒有影響?他們距離發現F射線……如果走對了方向,就很近了。”
王浩沉默了一下,搖頭道,“這個也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即便他們真的有了發現,和我們的技術差距也很大。”
“我們擔心這個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