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樣的飛行器,我們的空軍豈不是一舉成為世界第一?”
“那當然了。”
兩人說的都非常的激動。
國內的空軍一直都在發展,相比國際最高水平來說,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從飛行器的動力核心航空發動機,到外層框架的航空材料,再到戰鬥機的設計水平、雷達電子作戰體系、武器系統,等等。
差距是方方面面的。
這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主要是因為軍事科技的起步太晚。
在百年以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一些國家就已經有了戰鬥機,相關配套技術投入海量的經費做研發。
換句話說……
在航空領域上,一些國家已經發展了一百年。
國內也只有幾十年而已。
國內從開始到現在,一直是追趕者的角色,而高科技領域順著前人走過的道路,追趕相對要容易的多,但要超越就太難太難了。
現在不一樣了。
他們有了全新的航空動力技術,就是超導電池技術,又率先擁有了被認為是未來發展方向的橫向反重力技術。
兩者加在一起,研製出了反重力飛行器。
空艦系列飛行器的優點太多了,首先就是載量足夠大,能輕易製造出最龐大體量的飛行器。
另外,反重力技術可以幫助飛行器升到足夠高的位置。
超導電池技術能支援遠超航空發動機的續航能力,讓飛行器可以持續在高空運轉而不擔心動力問題。
如果再有針對電波雷達的隱形功能……
周老師想不出還有什麼武器能夠對空艦飛行器形成威脅,他覺得新的隱形技術,完全可以比擬橫向反重力以及超導電池技術。
“如果新技術真的能夠讓電波雷達失效,就幾乎不能被所有武器鎖定。”
“不管是雷達、還是衛星,都沒有任何意義。”
“這就等於是絕對安全……”
“但是確定能夠研究出來嗎?”他一方面希望能夠研究出來,一方面又覺得新技術難以想象。
他轉過頭問向了身後的許宏偉。
領導組帶上了幾個專家學者,許宏偉就是其中之一,他上一次跟著李明遠來到西海大學,對於技術的瞭解不比李明遠少。
許宏偉說道,“周老師,我也覺得很難啊。”
“但是王浩院士肯定沒問題,他就是專門做湮滅力場的研究,這方面沒有人趕得上他。”
“時間問題吧。”
“他們的最初設計已經完成,王院士好像很有信心,我覺得應該有一點發現了吧?”
“很快就知道了。”
他們說著已經走到了研究中心的大門。
王浩正等在那裡。
周老師和李明遠一起過去握手,他們熱情的寒暄了幾句,就被招待進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