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耗費掉三十億美元的經費以後,他們給出的成果只是提升了交流重力場的強度,至於原理是沒有任何進展的。
“這主要是因為超導機制的研究沒有太大的進展。”
菲利普羅雷爾是這樣總結的。
實驗資料被封存以後,研究也就停滯下來,甚至已經快要被遺忘了。
菲利普羅雷爾重新看到了相關訊息,才知道他們的研究是走錯了路,“原來交流重力實驗,是能夠輔助研究超導機制的。”
“我們一直都錯了,反重力太遙遠了,一切還是以超導的研究為基礎。”
現在菲利普羅雷爾只感覺很尷尬,面對來研究調查員質疑的目光,他只能解釋說道,“專案最初提供的方向就是提升反重力強度,而我們在強度的提升上也很有成果。”
這是實話。
投入幾十億美元的研究,自然是有很大成果的。
他們把交流重力場強提升到了34%,然後得出了一個結論,“百分之四十,接近了反重力的極值,不可能再有提升。”
他給研究調查員建議是,“這個研究沒有必要再進行保密,單獨依靠我們自己,即便再有突破也沒意義。”
“現在,這項實驗被證實和超導機制研究有關,我認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公開,也可以和中國的團隊進行技術交換,或者是合作進行研究。”
“如果能在超導技術上有突破,不管是對於我們,還是對於他們,都是很有價值的。”
……
西海大學。
在國際輿論的熱潮下,王浩自然受到了巨大的關注。
大量的媒體記者都希望能採訪到他,大學對此已經有經驗了,他們再次禁止了採訪,記者要進行採訪必須要做申請。
上級部門也很關心研究成果。
物理實驗室已經給上級做了詳細的彙報,國家科工局聯合科技處的領導和專家,組成了一個團隊到了西海大學。
領頭人就是科工局副局長周敏華。
周敏華帶領團隊來到西海大學以後,馬上找王浩詢問研究有關的內容,他們主要關心的是兩個方向。
一個是超導機制的理論研究。
這是被國際關注的研究,意義非常的重大,超導技術的發展,被認為能夠引領人類的第四次科技革命。
王浩說道,“我的研究能夠計算元素超導臨界溫度,但是微觀形態依舊很不完善,下一步的方向,我還沒有確定的思路。”
這是實話。
外界都認為,他的研究是超導理論和應用關聯從0到1的突破,會引領超導技術實現快速騰飛。
但實際上,一項全新的研究會出現很多難關。
現在他的研究限制於單質元素,從單質走向化合物,都會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他希望能夠看到實驗中出現‘特殊’現象。
實驗中並沒有出現,就導致後續研究還沒有找到方向。
周敏華瞭然的點頭。
外界很多新聞報道中,說的好像超導技術即將大規模應用,但他們很清楚距離還很遙遠,只是剛實現了理論和應用的關聯。
這個關聯已經走到了‘1’,但‘大規模應用’,估計要走到‘100’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