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現在等於是跳過了機制,直接就想分析出材料,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吳暉思考著點了點頭。
汪承林團隊對研究的講解,就是直接進入到數學分析階段,他們的報告也是這樣,就是根據一系列實驗資料,搭建對應的數學框架,來做出後續的研究分析。
這個研究之所以被認為成果斐然,就是因為透過資料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結論。
那麼可以想象,後續有更多的資料支援,就能夠得到更多的結論,從而慢慢揭露出材料超導溫度的規律。
專案解釋就是上去個數學教授,仔細對於數學分析工作做說明。
整個會議廳裡,大部分都是凝態物理領域的專家,但數學也是有一定水平的,牽扯到複雜數學的論證,想理解確實不容易,但只是數學框架與分析,還是能夠聽得懂的。
上去做報告的數學家叫呂萬同,五十多歲的年紀,還是個擁有一級職稱的數學教授,水平能力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他講解的非常細,“我們對於這一部分資料,可以列出對應的函式……”
“再結合之前的資料,做出了相應的曲線分析。”
“最終結果表明,複雜分子展現的超導激發趨向更高……”
“……”
臺上呂萬同做講解的時候,也不由得頻頻的看下王浩。
即便他是個一級的教授,能力水平也肯定趕不上王浩,尤其在數學分析領域,王浩才是最有權威的。
呂萬同都有點擔心,他說到一半就被王浩打斷指出錯誤。
汪承林也注意著王浩,他也有同樣的擔心,但他還是有一定信心的,因為相關的數學分析工作,他也參與了進去。
他們從頭到尾,幾次梳理整個過程,都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另外,他們可是擁有四個數學教授參與工作,每一個單獨拿出來都是有影響力的。
三個臭裨將,頂不上一個諸葛亮。
四個還不行?
汪承林也知道一點物理實驗室的成果訊息,似乎是在交流重力場的研究上有新發現。
具體情況就不清楚了。
但是,不管物理實驗室有什麼成果,他認為雙方的研究,已經不存在直接關係了。
物理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是超導機制,而他們申請的研究方向是高溫超導材料。
這和交流重力場的方向以及超導機制方向的分離是一樣。
同樣的起點,不同的方向。
汪承林很確定他們的研究是正確的,數學方面肯定找不到問題,做出的相應推理也是沒有問題的。
事實情況也是如此。
在呂萬同講解完成以後,好多人都看向了王浩,想詢問他的意見,汪承林團隊的人都看了過來。
王浩點頭道,“數學分析上,完全沒有問題。”
“呼……”
呂萬同頓時輕呼一口氣。
汪承林也同樣如此,也跟著露出了輕鬆的笑,即便是再有自信,他還是擔心王浩會找出什麼問題,畢竟對方的數學水平很高,已經高到讓人自愧不如的地步。
“但是……”
王浩猶豫了一下,才繼續道,“現在我可以發表一下意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