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想了下問道,“大範圍的推力調節,也就是保證液壓活動發動機回收過程中的穩定性吧?”
“沒錯。”
劉榮興道,“我們進行過四次實驗,但是效果都不理想,每一次都會出現火箭發動機在著陸的過程中發生偏轉傾斜的現象。”
“找原因,最終還是計算問題。不僅僅是平衡,還牽扯和火箭上方分離導致的角度偏轉。”
王浩點頭說道,“如果你們給我確定的資料,做計算肯定沒有問題。但是我只能保證數學上不出問題。”
“數學上不出問題就好。”
徐保功笑道,“開會的時候,我就想著找你解決這個問題,否則一群人算來算去精度還是不夠……”
他說著不斷的搖頭。
‘大範圍推力調節技術’相關的運算是非常複雜的,因為有些計算沒有確定的答案,就只能進行近似運算,肯定會牽扯到精度問題。
如果底層計算的精度不夠,技術上再完善也沒有意義。
“這樣吧。”劉榮興說道,“還是把專案交給你們實驗室來做,這不是一個人能解決的,到時候,我們再驗收結果就好了。”
“可以。”
王浩倒是沒什麼異議。
這是一個純粹的數學類的專案,也會用到計算機做輔助運算,很多繁雜的運算結合在一起,一個人要完成確實不太可能,還是要一個團隊來完成。
現在梅森數實驗室沒有專案,也可以接一個專案慢慢來做。
“你來做,我們就放心了。”
徐保功清呼了一口氣,他擔任航天局的局長,還是更關心航天領域的技術攻關。
航天領域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太多了,能有一個技術難題分配出去,找到放心的人來做,壓力都感覺少了一些。
接下來他們就開始談交流重力的研究專案。
國防科技局並不重視這個專案,即便交流重力現象再奇妙,可以說就是反重力的技術,但高階技術研發到應用,需要的時間實在是太漫長了。
他們這個型別的部門,更注重技術的實用性,而不是去探索研究底層理論。
不過交流重力實驗被列為了保密專案,自然也是有很大價值的,國防科技局肯定會撥款支援相關的研發。
王浩和徐保功、周敏華仔細地談了一下,說起了交流重力實驗的兩個研究方向。
他們顯然對於交流重力場提升更感興趣。
徐保功問道,“你們這個研究,能不能把反重力效果,提升到三十個點以上?”
王浩仔細考慮了一下,說道,“我們現在只是提升到了十七個點,我個人感覺要提升超過三十個點,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後續會不會出現一個極值。現在也不能確定,我們做的實驗還是太少了。”
徐保功驚訝的問道,“三十個點?沒有問題?”
“沒有問題。”
王浩肯定道,“你們可能不知道,我們是從六個點直接提升到十七個點的,而且用的只是常規鐵基超導材料。”
“我的研究還沒有確定結果,但也可以做出簡單的判斷,低溫超導材料用來製造交流重力場,效果要比高溫超的材料好。”
“也許我們只需要更換一下材料,就可以把交流重力場強度提升到二十個點以上。”
辦公室幾個人聽的倒吸一口涼氣。
他們確實是感到非常的驚訝,然後不由的一起看一下劉雲利。
劉雲利負責交流重力實驗,他們上次做的報告說,提升到百分之十已經是個極限值,再想繼續提升很困難。